其他 | 2023年06月16日 | 阅读:147 | 评论:3
提交人是刑事辩护律师。对于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往往需要写取保候审申请书,希望恢复其人身自由。那么,如何在庭审阶段申请取保候审,笔者介绍以下规定和经验,供家属参考。
一、哪些人可以申请取保候审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第一百七十四条规定:“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辩护人申请变更或者解除强制措施的,应当说明理由。人民法院收到申请后,应当在三日以内作出裁定。”
根据规定,被告人本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辩护人可以申请取保候审。包括配偶、父母、成年子女和近亲属的兄弟姐妹,辩护人包括(1)律师;(二)人民团体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单位推荐的人;(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监护人、亲友。
二。什么情况适合申请取保候审
《解释》第一百七十条规定:“被逮捕的被告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立即释放;必要时,可以依法变更强制措施: (一)第一审人民法院判决被告人无罪、不负刑事责任或者免予刑事处罚的;(二)第一审人民法院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单独适用附加刑,判决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三)被告人在第一审人民法院判处的刑罚期限内被羁押的;(四)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不能审结的。”
第一百六十九条规定:“被逮捕的被告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变更强制措施: (一)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
(二)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3)作为一个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的唯一赡养人。"
根据上述规定,申请人应注意上述两项规定的区别。第一百七十条的情形,应当取保候审,即必须取保候审;在第一百六十九条规定的情形下,可以取保候审,而不必取保候审。在这种情况下,申请人应尽力申请。
三。谁有权决定取保候审
《解释》第一百四十七条规定:“人民法院根据案件情况,可以对被告人决定拘留、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或者逮捕。院长决定对被告采取、撤销或者变更强制措施;决定继续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的,可以由合议庭或者独任审判员决定。”
根据上述规定,取保候审应当由本院院长决定,而不是合议庭或者独任法官决定。
笔者曾代理过北京市三中院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被告人数众多,刑期不一,部分被告人提出上诉。在上诉过程中,部分被告人被羁押超过第一审人民法院判处的刑期。此时,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将其取保候审,被告人恢复人身自由,等待审判。
提交人还在河北省唐山市中级人民法院代理了一起职业案件。从头到尾,我和我的搭档都认为不构成犯罪,应该无罪释放。二审法院以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程序违法为由,发回重审。我们向一审法院申请取保候审,法院拒绝,最后案件被二审法院宣告无罪。如果当初准予保释,一审法院支付的赔偿就会少一些。
我要强调提醒大家的是,对于申请取保候审的刑事案件空,律师要勇于申请取保候审,不仅要向审判长、合议庭申请取保候审,还要向本院院长、审判委员会成员申请取保候审,以引起他们的重视。多管齐下才会成功!
律师田帅:[/s2/]北京盈科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刑事二部副主任,只办理刑事案件。办理全国各地的刑事大案要案,取得了法院无罪判决、二审再审减刑、缓刑、检察院不起诉、不批准逮捕、直接取保候审等诸多案例。
本文标签: 有在检察院起诉阶段取保出来的吗
温馨提示:本文是作者 新法周刊 发表的文章,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相关文章
网友点评
鸿毛礼物
2022-03-14 05:35:49 回复
提出上诉。在上诉过程中,部分被告人被羁押超过第一审人民法院判处的刑期。此时,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将其取保候审,被告人恢复人身自由,等待审判。提交人还在河北省唐山市
开心市民
2022-03-14 10:35:21 回复
四十七条规定:“人民法院根据案件情况,可以对被告人决定拘留、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或者逮捕。院长决定对被告采取、撤销或者变更强制措施;决定继续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的,可以由合议庭或者独任审判员决定。”根据上述规定
撑场子
2022-03-14 13:03:24 回复
刑事诉讼法〉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第一百七十四条规定:“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辩护人申请变更或者解除强制措施的,应当说明理由。人民法院收到申请后,应当在三日以内作出裁定。”根据规定,被告人本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
本文已有3位网友发表了点评 - 欢迎您
红际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