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 2023年06月16日 | 阅读:188 | 评论:2
借款人无力偿还贷款的,保证人应承担偿还贷款的责任。如果是一般担保,只有在经过法律程序后,借款人仍不还款的情况下,债权人才能向担保人主张还款。在连带保证的情况下,只要还款期限届满,债权人可以要求债务人还款,也可以要求保证人同时还款。
高利贷担保人需要承担还款责任吗高利贷,顾名思义,是一种利息很高的贷款。在民间借贷中,双方可以约定利率,但不能超过法律规定的利率。至于高利贷,我国规定,如果合同成立时,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一年期贷款市场牌价的4倍,就是非法的,不受法律保护。
《民法典》第680条规定,禁止高息借贷,贷款利率不得违反有关规定。借款合同未约定支付利息的,视为无利息。借款合同未明确利息支付方式,当事人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根据当地或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利率等因素确定利息;自然人之间的借款视为无息。
担保人的条件有哪些(1)担保人的偿债能力。
还款不仅包括还钱,还包括其他款项的履行。根据《担保法》的规定,保证人的保证责任包括代为履行债务和不履行债务两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保证合同约定由保证人代为履行非货币债务的,保证人不能实际代为履行债务的,对债权人造成的损失,由保证人承担责任。
需要指出的是,《担保法》对保证人资格的基本要求并不具有强制性,因此不能以保证人无代偿能力为由认定保证合同不具有法律效力。具有不完全代偿能力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者自然人,作为保证人订立保证合同后,因其没有代偿能力而请求免除保证责任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2)合格的担保主体。
(3)禁止提供担保的主体。
未经国务院批准的机关。机关不得作为担保人,但经国务院批准的外国政府或者国际经济组织贷款除外,转贷款除外。外国政府贷款和国际经济组织贷款一般由有关主管部门转贷,再按有关规定转贷给国内有关单位。贷款时,一般要求国内借款人提供还款担保,可以由机关提供。例如,外国政府贷款转贷的,要求借款人提供所在省、直辖市、自治区、计划单列市计委的还款担保。
学校、幼儿园、医院等公益性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公益是不特定多数人的利益,一般是非经济利益。如果允许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为债权人提供担保,很有可能使其用于公益的财产受损,这无疑与公益法人的宗旨相违背。因此,法律不允许他们充当担保人。但在实践中,有很多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并不从事公益事业。这些从事非公益事业的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根据政策允许从事经营活动的,应当认定其具有从事担保活动的民事权利能力,可以作为担保人。因此,从事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为保证人的,如果不存在导致保证合同无效的其他情形,应当认定其签订的保证合同有效。
担保人被起诉如何自保作为担保人,要承担担保的责任和义务,所以要考虑你能不能担保,担保是什么,等等。同时也会出现担保人被起诉的情况。对于这类案件,需要保证人做好抗辩准备,整理证据,了解情况,保护自己或者承担责任。在自保方面,也要注意保障期限的问题。一般没有约定保证期间的,保证期间为债务到期之日起六个月。超过期限的,保证人可以免除保证责任。
相关法律法规对担保人有一定的要求和限制:
(1)要求保证人具有代表债务人偿还债务的能力,身份也需要是法人、其他组织或公民,只有符合这样的条件和身份才能成为保证人。同时,如果签订合同后不能购买不具备完全债务偿还能力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者自然人作为担保人,然后以其无力偿还为借口要求免除其担保责任,这样的情况是得不到法院支持的。
(2)做保证人,也可以是根据民法有关规定的公民的特殊状态,如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等,也可以作为保证人。
(3)对充当担保人的其他组织有具体要求。可以是依法登记注册并取得相关营业执照的独资企业或合伙企业;也可以是依法注册并取得营业执照的合资企业;或者中外合作企业,但也要求是依法登记注册并取得营业执照的企业;还有经民政部门核实登记的社会组织,也可以是符合条件的其他组织;也可以是乡镇、街道、村办企业,只要经过核实登记,领取了营业执照,都可以作为担保人。
(4)是企业法人作为保证人的要求。如果是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且未得到法人书面授权作为保证人,则此类法人保证不成立,保证合同无效。还有企业法人职能部门提供的担保,保证合同无效。
(5)作为保证人需要注意的是,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或者社会组织不能作为保证人,但从事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或者社会组织作为保证人,且没有其他使保证协议无效的条件的,则由其签订的保证协议有效。
(六)在接受外国政府或者国际经济组织贷款过程中,经国务院批准,机关可以作为其担保人。在其他情况下,不能允许机关充当担保人。
如有任何法律问题,可点击下方小程序咨询专业律师。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本文标签: 作为担保人被起诉会上征信吗
温馨提示:本文是作者 法律粉丝团 发表的文章,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相关文章
网友点评
少年的秋天
2022-03-14 10:59:28 回复
不能实际代为履行债务的,对债权人造成的损失,由保证人承担责任。需要指出的是,《担保法》对保证人资格的基本要求并不具有强制性,因此不能以保证人无代偿能力为由认定保证合同不具有法律效力。具有不完全代偿能力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者自然人,作为保证人
亲热
2022-03-14 07:03:15 回复
社会组织,根据政策允许从事经营活动的,应当认定其具有从事担保活动的民事权利能力,可以作为担保人。因此,从事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为保证人的,如果不存在导致保证合同无效的其他情形,应当认定其签订的保证合同有效。担保人被起诉如何自保作为担保人,要承担担保的责任和义务,所以要考虑
超级干饭人
2022-03-14 10:12:45 回复
同时,如果签订合同后不能购买不具备完全债务偿还能力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者自然人作为担保人,然后以其无力偿还为借口要求免除其担保责任,这样的情况是得不到法院支持的。(2)做保证人,也可以是根据民法有关规定的公民的
小家伙不乖
2022-03-14 02:29:45 回复
非经济利益。如果允许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为债权人提供担保,很有可能使其用于公益的财产受损,这无疑与公益法人的宗旨相违背。因此,法律不允许他们充当担保人。但在实践中,有很多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并不从事公益事业。这些从事非公益事业的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根据政策允许从事经营活动的,
酒翁烹月色
2022-03-14 02:25:03 回复
因此,法律不允许他们充当担保人。但在实践中,有很多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并不从事公益事业。这些从事非公益事业的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根据政策允许从事经营活动的,应当认定其具有从事担保活动的民事权利能力,可以作为
本文已有2位网友发表了点评 - 欢迎您
红际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