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 | 2023年06月16日 | 阅读:223 | 评论:2
3月10日下午,南京市秦淮区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了首例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并当庭宣判。三名被告人分别被判刑。
2020年6月起,张某、左、李先后进入南京某公司担任经销商,负责为客户上门提供手机卡业务。三被告人利用上述职务之便,将在为客户提供手机卡送货上门过程中获取的带有手机号码和验证码的公民个人信息,发送至微信群并出售给他人用于注册微信、Tik Tok等新用户,非法获利共计38000余元。
南京市秦淮区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同时,依照法定程序向秦淮区人民法院提起了附带民事公益诉讼。
秦淮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张某、左、李违反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为他人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取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给他人,其行为均已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依法应予惩处。同时,三人非法获取不特定用户的个人信息和验证码,并通过微信出售牟利。他们的非法行为侵犯了许多自然人的合法权益,损害了公共利益。他们在承担刑事责任的同时,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
合议庭充分听取了控辩双方的意见。经审判长当庭审议判决,判处被告人张有期徒刑二年四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四万元。判处被告人左有期徒刑二年八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三万元;判处被告人李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缓刑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二万五千元。出境的违法所得予以没收,上缴国库。鉴于本案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法院判决三被告按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所得利润连带赔偿社会公共利益损失,并在级媒体公开赔礼道歉。
秦淮区的部分NPC代表旁听了此案的审理。
据介绍,秦淮法院在强化审判、维护权益的同时,针对审判过程中发现的行业管理漏洞,努力延伸审判职能,从加强员工教育管理、完善内部管理机制、规范上门开卡查卡三个方面及时向相关通信运营商发送司法建议,并得到了通信运营商的回复。
扬子晚报/牛子新闻记者万成元
校对苏云
来源:牛子新闻
本文标签: 欠私人钱被起诉会坐牢吗
温馨提示:本文是作者 齐帅 发表的文章,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相关文章
红际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