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 | 2023年06月16日 | 阅读:181 | 评论:2
现在在法院立案时,法院立案庭的工作人员一般会征求当事人的意见,问你是否同意进行诉前调解。很多当事人不了解诉前调解的程序是什么。是立案的必经程序吗?文书对诉前调解的形成有什么法律效力?
事实上,诉前调解案件是一种司法确认案件。诉前调解不是立案前的必经程序。诉前调解的法律依据是民事诉讼法特别程序中对调解协议案件的确认,简称司法确认案件。第一百九十四条、第一百九十五条规定,双方当事人应当依照人民调解法等法律的规定,自调解协议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内,共同向调解组织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提出对调解协议进行司法确认的申请。人民法院受理申请后,经审查认定调解协议有效,一方当事人拒绝履行或者不履行全部申请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申请不符合法律规定的,裁定驳回申请,当事人可以变更原调解协议或者经调解达成新的调解协议,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这类案件最大的好处就是确定双方的债权债务关系。如果债务人不按期履行,债权人可以直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省去了诉讼环节。而且这类案件的民事诉讼法还是免诉讼费的。
什么样的案件最适合进行诉前调解?这是一个被告承认债务,但当时不能履行债务的案例。这种情况下,债权人可以与债务人协商到法院进行诉前调解,达成调解协议后,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司法确认的裁定是可以执行的。如果债务人只是推卸履行,债权人可以申请强制执行。可以避免双方撕破脸,诉讼中找不到被告并送达的风险。
很多当事人担心,如果法院建立诉前调解,会不会久拖不决,不会正式立案?这种情况不会发生。诉前调解的期限为30日。如果在此期限内无法完成调解,法院的诉前调解系统会自动将案件移送立案,然后进入诉讼程序。
随着司法便民政策的逐项落实,网络办案系统日趋成熟,当事人不一定需要来法院办案。现在基本实现了网上立案、网上办理,化解矛盾纠纷的途径越来越便捷。
相关文章
红际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