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 | 2023年06月16日 | 阅读:212 | 评论:3
引言:禁止反悔原则是诚实信用原则和自认规则在民事诉讼中的具体体现。目前,行政诉讼法中没有禁止反悔原则的相关规定,但在司法实践中,法官在裁判案件时,都适用禁止反悔原则,以帮助实现公正裁判的最终目标。
一、禁止反言原则的具体含义
禁止反悔原则具体是指当事人在参与诉讼和进行诉讼行为时,应当对自己在整个诉讼过程中所作出的诉讼行为负责,特别是当对方当事人已经信赖了当事人所作出的诉讼行为并据此行事时,当事人不得为了自己的私利而任意否定之前已经作出的声明或行为。理解很简单,就是当事人在诉讼活动中应当遵守诚实守信原则,并对自己的言行十分注意,谨慎负责,以保护对方当事人的合理信赖利益,节约司法资源,防止矛盾裁判和侵害公平公正的司法秩序。
二。禁止反言原则在相关法律法规中的具体体现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十三条民事诉讼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
当事人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处分自己的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
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
第三条在诉讼过程中,一方当事人陈述对自己不利的事实或者明确承认对自己不利的事实的,对方当事人无需举证。
在证据交换、询问和调查过程中,或者在诉状、答辩状、代理词等书面材料中。当事人明确承认对自己不利的事实的,适用前款规定。
第五条当事人委托诉讼代理人参加诉讼的,诉讼代理人的自认视为当事人的自认,但授权委托书明确排除的事项除外。
当事人在现场明确否认诉讼代理人自认的,不视为自认。
第八条第二款规定,自认的事实与已经查明的事实不符的,人民法院不予确认。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六十五条在审判中,一方当事人或者其代理人在代理权限范围内明确认可对方当事人陈述的案件事实的,人民法院可以认定该事实。除非有相反的证据足以推翻它。
第六十六条在行政赔偿诉讼中,人民法院调解时当事人为达成调解协议而对案件事实的认定,不得在以后的诉讼中作为对其不利的证据。
第六十七条不受外力影响,一方当事人提供的证据,在对方当事人明确认可的情况下,其证明效力可以确定;如果对方予以否认,但又不能提供足够的证据予以反驳,则可以通过对全案的综合审查来确定该证据的证明效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第一百零一条本法对期间、送达、财产保全、开庭审理、调解、中止诉讼、终止诉讼、简易程序、执行等没有规定的。、人民检察院对行政案件的受理、审理、审判和执行的监督,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
三。禁止反言原则在行政诉讼中的司法实践
最高人民法院在其最高法(2017)第9294号行政裁定书中称:“余连辉户已于2015年5月与上海市松江区车墩镇人民政府签订了《上海市集体土地上的补偿协议(住宅用房)》,约定了相应的集体土地征收补偿安置,并约定余连辉户于2015年6月7日前自行搬迁。同时提供相应的不动产登记材料,如房地产产权证、宅基地使用权证、建房批准文件等。、均交付,于连辉户已按合同约定领取相应的安置过渡费,其余补偿费用待产权调换房屋竣工交付后一并结算。因此,于连辉起诉称松江区政府征地违法,要求履行补偿安置职责,违反了禁止反悔原则,在其家属已签署补偿安置协议并部分履行的情况下,依法不予支持。”
最高人民法院在其最高法律所(2018)8234号行政裁定中称:“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未告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享有诉权或者起诉期限的, 起诉期限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诉权或者起诉期限之日起计算,但最长不得超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之日起两年。 在这种情况下,2011年10月10日,灯塔市政府作出了15号土地确权批复。一审庭审中,冯晓承认在2013年初就知道了答复,2016年9月20日才提起诉讼,明显超过法定起诉期限。”
四。律师分析
根据上述相关法律和案例,作为行政诉讼的原告,要想规避相关诉讼风险,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应注意以下几点:
1.在与行政机关就行政事项或行政争议进行沟通交流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言论内容和已作出的行为,做好记录,避免当事人前后言行不一或严重矛盾,给后面将要提起的法律程序造成障碍或困难;
2.在向行政机关或司法机关提交书面文件时,一定要多次核对文件中事实的真实性,是否与之前已经发生的事实或已经作出的陈述有矛盾;
3.在行政复议程序或行政诉讼程序中,向行政机关或法院陈述事实时,或回答问题时,一定要在陈述和回答前仔细思考,熟悉在听证程序或开庭前已提交的书面材料,结合案件事实回忆重要事实,使开庭前和开庭时陈述的行为和事实与实际事实相符。
4.在提交证据时,逐一核对证据所反映的事实与案件实际情况是否存在严重矛盾,根据情况提交证据材料,避免提交不利于自身利益的证据。
最后,要提醒行政诉讼中的原告,一般人很难准确理解和适用禁止反言原则来保护自己的利益,有效规避诉讼风险。因此,公民在提起行政诉讼或其他行政程序前,一定要及时委托律师或听取律师的专业法律意见,充分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相关文章
网友点评
拉风男人
2022-03-13 01:56:03 回复
事实或已经作出的陈述有矛盾;3.在行政复议程序或行政诉讼程序中,向行政机关或法院陈述事实时,或回答问题时,一定要在陈述和回答前仔细思考,熟悉在听证程序或开庭前已提交的书面材料,结合案件事实回忆重要事实,使开庭前和开庭时陈述的行为和事实
最帅大爷
2022-03-12 18:27:38 回复
的具体体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十三条民事诉讼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当事人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处分自己的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三条在诉讼过程中,一方当事人陈述对自己不利的事实或者明确承认
本文已有3位网友发表了点评 - 欢迎您
红际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