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 2023年06月16日 | 阅读:174 | 评论:2
可以花钱“洗白”个人信用报告吗?当你的个人征信报告中有逾期信息时,看到这样的广告,你会动心吗?
在社会越来越重视诚信的当下,一份信用报告不仅直接反映了最基本的个人诚信,还关系到每个人和企业的财务生活。正是部分人急于消除不良信用记录的心理,使得不法分子故意混淆信用修复和信用异议的区别。而这些所谓的“信用修复”机构的业务,大部分都是材料造假,伪造证书,欺骗银行。相信他们的消费者,不去修复信用记录,反而可能被骗,泄露个人信息。
其实所有的信用修复都是骗局,都是违法的。修复征信诈骗频发,本质上反映了人们对个人征信更加重视,希望不会因为偶尔逾期或误操作而留下“案底”。此外,一些没有合理负债的金融消费者,迷信这些“信用修复”画出的大饼——逃避还本付息,不会被催收,也不会被起诉。对征信政策法规的无知,以及心存侥幸,是不法分子能够屡屡得手的主要原因。
有需求就有供给,有痛苦就有欺诈。“信用修复”还是有“市场”的,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们对相关信用投诉的需求很大。这部分需求往往难以满足,成为痛点,让不法分子有机可乘。
因此,相关监管部门应出台专门措施,加大对“信用修复”和“代理投诉”的打击力度。同时,金融机构也需要及时为金融消费者补课,比如银行等机构,对一些非恶意逾期行为采取柔性管理,多提醒、多沟通,尽可能避免不良信用记录。作为错误需求的源头,消费者也要保管好自己的“第二张身份证”,养成合理借贷、量入为出的习惯,不要过度借贷、盲目借贷。明白花钱清理不了征信,不要因为小事吃亏。(陈文杰)
来源:广州日报
本文标签: 怎样的征信会被银行起诉
温馨提示:本文是作者 解放法报融媒体 发表的文章,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相关文章
网友点评
三叉戟
2022-03-12 13:12:31 回复
不法分子能够屡屡得手的主要原因。有需求就有供给,有痛苦就有欺诈。“信用修复”还是有“市场”的,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们对相关信用投诉的需求很大。这部分需求往往难以满足,成为痛点,让不法分子有机可乘。因此,相关监管部门应出台专门措施,加大对“
扛刀走情场
2022-03-12 15:20:35 回复
信用修复都是骗局,都是违法的。修复征信诈骗频发,本质上反映了人们对个人征信更加重视,希望不会因为偶尔逾期或误操作而留下“案底”。此外,一些没有合理负债的金融消费者,迷信这些“信用修复”画出的大饼——逃避还本付息,不会
山河长路
2022-03-13 00:39:05 回复
面反映了人们对相关信用投诉的需求很大。这部分需求往往难以满足,成为痛点,让不法分子有机可乘。因此,相关监管部门应出台专门措施,加大对“信用修复”和“代理投诉”的打击力度。同时,金融机构也需要及时为金融消费者补课,比如银行等机构,对一些非恶意逾期行为采取柔性管理,多提醒、
烈火英雄心
2022-03-13 00:12:26 回复
市场”的,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们对相关信用投诉的需求很大。这部分需求往往难以满足,成为痛点,让不法分子有机可乘。因此,相关监管部门应出台专门措施,加大对“信用修复”和“代理投诉”的打击力度。同时,金融
本文已有2位网友发表了点评 - 欢迎您
红际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