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家庭 | 2023年06月16日 | 阅读:155 | 评论:1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周云熙
近日,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发布“31年中国婚姻数据”。数据显示,自2003年以来,中国的离婚率逐年上升。从1987年到2017年,离婚数量从58.1万增加到437.4万,增长了6.53倍。从1987年到2017年,离婚率从0.55‰上升到3.2‰。结婚率以2014年为分界点,从8年连续上升到4年连续下降。
张明英,北京都嘉律师事务所的创始人,自1998年开始从事法律服务工作以来,已经处理了无数起离婚案件。刚开始离婚案件的律师费不超过300元的,现在是一万多元。20多年来,张明英亲身感受到了社会发展对婚姻的巨大影响,以及人们婚姻观的改变。作为资深离婚律师,张明英试图从女性的角度分析各种复杂的离婚问题。她告诉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目前,对于很多人来说,物质生活已经不是第一追求,取而代之的是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占据了第一位。与此同时,面对离婚率上升、婚姻登记率下降,人们的婚姻观念越来越自由,离婚从“一件丢人的事”到婚姻,如试婚、离婚、假离婚、复婚、离婚等,正变得“普遍”。
七年之痒变三年之痒一次偶然的机会,从事金融行业的已婚女子李认识了一位高大帅气的外地离异男子。两人初识时一见钟情,很快发展成婚外情。虽然李在外人眼里已经有了一个幸福的家庭,但她很快就在家庭孩子和“爱情”之间做出了选择——“与那个外国男人私奔”出国。
“私奔”三个月后,李的丈夫终于希望妻子回家,但李这次只有一个要求:离婚。多次挽留后,李不仅没有回心转意,反而每天沉迷于微信,并与该外籍男子保持联系。最后心灰意冷的丈夫同意了离婚要求,两人分道扬镳。
像这样的离婚,在张明英代理的案件中并不少见。在她看来,物质水平的提高和第三者的介入是目前导致离婚的主要原因。“生活和事业稳定的工薪阶层对离婚非常谨慎。就算他们真的活不下去,也会持续很多年,会咨询我三次以上。而很多高收入的人,对精神的追求更强烈,却看不起夫妻之间的忠诚和家庭责任,往往想都没想就结婚走人。”
“以前夫妻因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家庭责任感和道德约束,只能‘痒’七年,但现在越来越多的夫妻缺乏责任感,往往结婚三年就失去新鲜感,不想‘忍’了,开始出轨。”张明英分析道。
其中,张明英还发现,随着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经济地位的提高,大部分女性提出离婚。“很多收入较高的女性提出离婚,是因为她们正在成长,但她们的丈夫停止了或者没有足够地陪伴家人,双方的差距逐渐拉大。离婚时,这些女性往往更多考虑的是抚养孩子,而不是财产分配。”
婚前协议敢问不敢签随着人们对夫妻财产观念的发展,“婚前协议”开始进入适婚人群的视野。但从事法律服务20多年来,张明英被咨询过很多相关事宜,实际签订协议的案件不超过20起。
有婚前协议,“有多详细?上市公司股权怎么分配,每个月生活费多少,第一个孩子多少,结婚十年多少,都是约定好的。”张明英告诉记者,签婚前协议的男方是某上市公司高管,年薪百万,女方是某重点大学研究生,年薪近50万。但男方要求女方婚后要辞职教育丈夫和孩子,这份“全面婚前协议”就这样产生了。至于协议内容,“双方都愿意接受,没有尴尬。”张明英回忆道。
前来咨询的客户中,未婚夫妻的父母占了2/3。“大部分家长都是抱着这个想法来咨询的,但是不敢跟孩子说,怕谈钱伤感情。”在咨询过程中,当事人最关心的是如何证明自己的婚前财产,如何界定自己的婚内财产。但最后往往“犹豫再三,不敢签”。
现在“婚前协议”的内容五花八门,那么什么样的条款才具有法律效力呢?张明英说,结婚离婚是个人的事,属于个人自由。因此,婚前协议中,涉及强迫、胁迫的内容不能作为结婚或离婚的条件,如“如果你嫁给我,这套房子就给你”,这是无效的。此外,协议中约定的“一方出轨赔偿多少”条款虽然有效,但由于出轨事实难以界定,另一方履行协议并不容易。
老人再婚先过遗嘱关不久前,一对父子一起走进了张明英的律师事务所。与普通来访者不同的是,他的儿子冯是来咨询父亲再婚的事情的:“我父亲要再婚了。这对他各方面会有什么影响?”这个问题看似古怪,但事先与冯沟通过的律师早已心知肚明:“双方登记结婚后,双方均有合法的财产继承权和婚后所得财产。”“那怎么避免呢?”冯急忙问道。律师回答:“你可以尊重老人的意愿,提前立遗嘱,提前把个人财产安排清楚。”后来,在冯父亲的要求下,律师指示冯父亲立遗嘱。但他私下很坦白地告诉律师:“别让你儿子结婚了,算了吧。”
与年轻人闪婚离婚的普遍关注相反,老年人再婚一直缺乏社会的关注和支持,老年人再婚甚至不能自己做决定。
“现在,子女不拒绝接受老人找妻子。对于有的孩子,老人找老伴照顾,孩子却放心了。但随之而来的考虑是老年人的财产。”张明英告诉记者,很多子女之所以要求父母在再婚前立遗嘱,是因为“老年人再婚不同于年轻人结婚,一般不会产生夫妻共同财产,基本都是婚前财产。一旦一方死亡,另一方有权继承(与子女平分财产),即使婚姻只持续一天,他们都有权继承财产。”
在观念上,“年轻人往往认为老人住在一起就够了,不需要领结婚证。谁要结婚证,谁就是觊觎对方的财产。但是老人觉得领了结婚证才算结婚。”因此,许多依靠子女赡养的老年人对如何立遗嘱以便再婚拥有最终决定权。
让张明英沮丧的是,老人再婚,子女最关心的不是老人的幸福,而是他的财产。“老人再婚,子女问我的都是老人的工资和退休金谁拿,房子谁住(涉及房租),百年后房产如何继承等等。但是没有孩子会问,我爸妈找个什么样的老婆才幸福?”
“门当户对”应上升为精神层面的匹配从各种离婚现象来看,张明英认为,人们的结婚和试婚行为还是“过于草率,没有考虑后果。”同时,她特别注意到,虽然人们对新婚姻法的关注和讨论很多,但大多集中在财产处置这一有争议的内容上,对新婚姻法中的其他内容关注不多,如子女抚养、同居、试婚等。
长期以来,有些人认为“富婆和有钱人的美”是天作之合。但张明英认为,随着社会的变化,女性需要更多的财富(经济独立)。“男人不可能永远有钱,女人也不可能永远漂亮。一旦客观因素发生变化,建立在这种客观因素基础上的婚姻就不会稳定。”张明英指出。
基于此,张明英认为“门当户对”的理论仍然适用于当下,但需要从传统的家庭条件匹配提升到双方的精神匹配。“现代的‘门当户对’应该升级为素质、修养、文化水平的匹配,这样双方的婚姻才能稳定长久。如果双方差距太大,没有共同语言,那只是一时的快感,不能持久。”
下一篇:什么是指定辩护?
相关文章
网友点评
过路友人
2022-03-11 14:11:46 回复
务所。与普通来访者不同的是,他的儿子冯是来咨询父亲再婚的事情的:“我父亲要再婚了。这对他各方面会有什么影响?”这个问题看似古怪,但事先与冯沟通过的律师早已心知肚明:“双方登记结婚后,双方均有合法的财产继承权和婚后所得财产。”“那
我的傻白甜老婆
2022-03-11 11:48:36 回复
方的财产。但是老人觉得领了结婚证才算结婚。”因此,许多依靠子女赡养的老年人对如何立遗嘱以便再婚拥有最终决定权。让张明英沮丧的是,老人再婚,子女最关心的不是老人的幸福,而是他的财产。“老人再婚,子女问我的都是老人的工资和退休金谁拿,房子谁住(涉及房租),百年后房产如何继承等等。
摁着强吻
2022-03-11 08:17:02 回复
英沮丧的是,老人再婚,子女最关心的不是老人的幸福,而是他的财产。“老人再婚,子女问我的都是老人的工资和退休金谁拿,房子谁住(涉及房租),百年后房产如何继承等等。但是没有孩子会问,我爸妈找个什么样的老婆才幸福?” “门当户对”
撒野男人
2022-03-11 14:19:53 回复
张明英分析道。其中,张明英还发现,随着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经济地位的提高,大部分女性提出离婚。“很多收入较高的女性提出离婚,是因为她们正在成长,但她们的丈夫停止了或者没有足够地陪伴家人,双方的差距逐渐拉大。离婚时,这些女性往往更
秋天的风
2022-03-11 07:21:57 回复
万,增长了6.53倍。从1987年到2017年,离婚率从0.55‰上升到3.2‰。结婚率以2014年为分界点,从8年连续上升到4年连续下降。张明英,北京都嘉律师事务所的创始人,自1998年开始从
本文已有1位网友发表了点评 - 欢迎您
红际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