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 2023年06月16日 | 阅读:278 | 评论:2
大河报河南视频记者丰子恺
某公司向客户追讨近230万元未果后,将客户告上法庭。经法院调解,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在开庭前结案。结果这家公司被其委托的律师事务所起诉,要求其按照比例全额支付律师代理费31万余元。
委托的律师没派上用场。这个需要全额支付吗?12月6日,记者从省高院了解到这样一起案件,看看法院是如何判决的。
【案例】案件经调解解决后,因律师代理费产生纠纷。
今年2月,时任浏阳某建材租赁部负责人的周先生为向客户追偿近230万元设备租赁费用,委托湖南某律师事务所律师向客户追偿租金、赔偿金、违约金、税费,并授予律师特别代理权限,委托代理方式为风险代理。
该律师事务所律师聂接受委托后代理该案,并预交了3.5万元诉讼费。结果在开庭前,建材租赁部自行与被告的客户公司达成了调解协议。
律师直到收到法院结案信息才知道官司不用打了。对于律师前期做的工作,建材租赁部只愿意支付律师事务所支付的诉讼费,而拒绝按照约定支付律师代理费。
协商未果后,律师事务所将建材租赁部告上法庭,请求判令解除双方签订的委托代理合同,并支付风险代理费31万余元。
律所的要求合理吗?这个建材租赁部应该全额支付风险代理费吗?
庭审中,从原告变成被告的建材租赁部负责人周先生痛苦万分。“我们只是口头上同意律师代理这个案子。后来我把公章交给了全权负责诉讼事宜的代理律师。没想到他们私了代理合同,我们也不知道合同条款。”
周先生称,他是在开庭后才看到合同的,其条款多为格式条款,要求全额支付风险代理费没有依据,故要求法院驳回律所的诉讼请求。
【判决】建材租赁部需支付8万元作为律师代理费。
法院经审理认为,当事人行使自己的民事诉讼权利,无需基于他人同意,也不应受到其他不符合公平原则或行为目的的条件的限制。
委托代理合同约定建材租赁部必须取得湖南某律师事务所的同意作为行使相应民事诉讼权利的前提,违反了我国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和公平原则,故约定条款无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第一百五十六条的规定,民事法律行为的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综合考虑双方在代理合同中的约定、被告的利益、原告在代理案件中的贡献等因素,决定解除原当事人与被告签订的代理合同,由被告建材租赁部向湖南某律师事务所支付律师代理费8万元,驳回原告的其他诉讼请求。
近日,长沙中院对此案作出终审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提醒】签订委托代理合同要小心格式条款。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当事人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处分自己的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因此,当事人自由处分自己的实体权利和诉讼权利是我国民事诉讼法律制度的基本原则之一。
上述案件的委托代理合同中明确约定“甲方撤诉,或者自行与对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或者和解协议的,甲方应当按照诉讼标的和本合同第三条的计算标准支付律师费”。事实上,被告的调解、和解等民事诉讼权利的行使受到严格限制。
那么,到底什么是风险代理费呢?有风险吗?
风险代理收费是律师事务所根据法律事务的处理结果,从委托人获得的财产性利益中,按照约定的金额或比例收取服务报酬的一种收费方式。
上述案件中,根据合同内容,在签订涉案合同时,双方已经通过意思表示一致确定了涉案合同的目的,即被告委托原告通过诉讼取得债权的实际偿还,原告从被告取得的实际还款金额中提取违约金和律师费作为代理费和手续费。双方当事人在订立涉案合同时就可以预见到他们所能获得的预期利益的具体数额无法确定,并且双方都在根据涉案合同承担一定的诉讼利益。
从这个意义上说,如果被告行使了涉案合同约定的诉讼权利,被告应当向原告全额支付风险代理费,而不考虑实际和解金额,这实际上违背了本案双方共同分担诉讼利益效应风险的初衷,将所有风险仅置于被告身上,从而使双方权利处于严重不对等的状态,违背了风险代理服务合同的本质特征和公平原则。
被告在法院的组织下与他人达成调解协议,其行为有效减轻了原告的工作量。同时,由于被告与客户成功达成的调解协议是基于原告的前期工作,被告获得的租金基本达到了其诉讼目的。因此,综合衡量本案情况,最终法院判决支持了原告的部分诉讼请求。
来源:大河报编辑:端木董藩
本文标签: 官司撤诉了要给多少律师费
温馨提示:本文是作者 君子之交淡如水 发表的文章,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相关文章
网友点评
祖传撩妹技
2022-03-22 17:05:04 回复
所有风险仅置于被告身上,从而使双方权利处于严重不对等的状态,违背了风险代理服务合同的本质特征和公平原则。被告在法院的组织下与他人达成调解协议,其行为有效减轻了原告的工作
逾期不侯
2022-03-22 20:45:45 回复
公平原则或行为目的的条件的限制。委托代理合同约定建材租赁部必须取得湖南某律师事务所的同意作为行使相应民事诉讼权利的前提,违反了我国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和公平原则,故约定条款无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第一百五十六条的规定,民事法律行为的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
本文已有2位网友发表了点评 - 欢迎您
红际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