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法 | 2023年06月16日 | 阅读:191 | 评论:2
3月15日,上海金融法院官方微信号发布消息称,今日受理投资者诉广东紫晶信息存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紫晶存储)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案。本案是首例涉及科技创新板上市公司证券欺诈责任纠纷案。
不久前,紫晶存储创下了科技创新板首家被证监会立案调查的上市公司“纪录”。
2022年2月12日,紫晶存储发布了《关于收到中国证监会通知的通知》。公告称,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公司进行立案调查。
根据《民法典》、《证券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虚假陈述民事赔偿的司法解释》的规定,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及其中介机构等,虚假陈述等证券欺诈行为损害证券投资者权益的,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赔偿范围包括:投资余额和佣金。权益受到损害的证券投资者可以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民事赔偿诉讼。[/s2/]
据杜南此前报道,到2022年2月18日,也就是紫晶存储被证监会调查一周后,已有约50名投资者在新浪股东维权平台对紫晶存储提起索赔。
根据上海金融法院此次公布的立案消息,原告投资人主张紫晶存储于2022年2月12日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原告认为自己是紫晶存储的投资人,因紫晶存储的虚假陈述而遭受经济损失,故诉至上海金融法院要求紫晶存储赔偿。
由于紫晶存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技创新板上市,投资者起诉紫晶存储证券虚假陈述的责任纠纷案属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科技创新板上市公司证券欺诈的责任纠纷,应由上海金融法院一审管辖。
据杜南此前报道,作为一家顶着“国内唯一蓝光光盘产能”光环的科技创新板上市公司,上市后的紫晶存储在产品和技术方面屡遭投资者质疑,包括生产的25G蓝光光盘产品与国际市场相比技术落后,新的100G蓝光光盘产品迟迟不能量产等。
与此同时,其资本运作也一再受到监管机构和投资者的关注。在被证监会立案之前,上交所已对公司展开了三次监管问询,涉及大额预付款的真实性、业务模式变更、大客户频繁变更等。
3月13日晚间,正在接受证监会调查的紫晶存储发布公告称,自爆涉及违规担保3.73亿元,其中在广州银行质押的1亿元存单债务于2022年3月5日到期,相应款项已于2022年3月11日转入担保人浙江景超贸易有限公司银行账户。
这导致上交所于3月13日晚间紧急向紫晶存储发出问询函。“五连问”要求公司说明违规担保的来龙去脉,同时要求保荐机构和年度会计师充分核查并逐项发表明确意见。目前,紫晶存储尚未发布对此询问的回复。
随着不断的资金运作问题,紫晶存储的股价市值一路下跌,不出意外。据杜南此前报道,截至2022年2月18日收盘,紫晶存储股价为14.52元/股,较其21.49元/股的发行价下跌逾32%,较其高点下跌约80%。截至2022年3月15日收盘,紫晶存储股价下跌7.2%,收盘价为每股11.85元,较发行价下跌44.86%,较高点下跌86%。
出品:杜南科创工作室
采写:南都记者徐金聪
本文标签: 经济纠纷达到多少钱可以立案
温馨提示:本文是作者 安全地帶 发表的文章,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相关文章
红际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