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其他 >> 正文
简介: 中国实行两审终审制。中国的行政诉讼、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都实行两审终审制。但为了保证法院判决的公正性,纠正已经发生法律效力但确有错误的判决、裁定和调解协议,我国在“两审终审制”之外,设立了独立的审判程序

中国实行两审终审制。中国的行政诉讼、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都实行两审终审制。但为了保证法院判决的公正性,纠正已经发生法律效力但确有错误的判决、裁定和调解协议,我国在“两审终审制”之外,设立了独立的审判程序,即审判监督程序。如果对一审判决不满意,可以上诉二审。第一次和第二次上诉要多久?上诉一审二审时间多长?但是二审之后,有一个再审制度是没有必要的,那就是审判监督程序。那么很多人不理解既然二审是终审,为什么还要设置再审。二审和再审有矛盾吗?

所谓两审终审制是指一个案件经过两级人民法院审理后终结的审判制度。也就是说,第一审人民法院宣判的判决、裁定不能立即发生法律效力,但允许在规定的时间内提起上诉。第二审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一经宣告,即发生法律效力。


不服判决上诉的程序和时间(一审上诉二审多久会立案?二审多久开庭?二审终审与再审制矛盾吗)

一审上诉二审多久会立案?

不服一审判决、裁定的,上诉期限为10日,抗诉期限为15日,从收到判决、裁定的第二日起计算。被告人、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裁定,有权通过上诉或者口头方式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被告人的辩护人、近亲属经被告人同意,可以上诉。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可以对地方第一审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的上诉权不得无故被剥夺。

关于二审的审限问题,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在两个月内审结上诉抗诉案件。可能判处刑罚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经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延长两个月,因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应当报最高人民法院批准。最高人民法院受理上诉和抗诉的期限,由最高人民法院决定。

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在两个月内审结上诉抗诉案件。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经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延长两个月。因特殊情况确有必要的,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最高人民法院受理上诉和抗诉的期限,由最高人民法院决定。


不服判决上诉的程序和时间(一审上诉二审多久会立案?二审多久开庭?二审终审与再审制矛盾吗)

一审上诉二审多久开庭?

一般情况下,开庭时间会安排在三个月以内,中国法院对案件的审理采用的是二审终审制。

审理民事案件的期限: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七条:人民法院审理不服判决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如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应经本院院长批准。

人民法院审理不服裁定的上诉案件,应当自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终审裁定。

刑事案件的审理期限: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四条: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的案件或者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的公诉案件,同级人民检察院应当派员出席法庭。第二审人民法院决定开庭审理后,应当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查阅案卷。人民检察院应当在一个月内完成检查。人民检察院查阅卷宗的时间不计入审理期间。


不服判决上诉的程序和时间(一审上诉二审多久会立案?二审多久开庭?二审终审与再审制矛盾吗)

一审和二审区别是什么?

1。性质不同。

归根结底,由于审判依据和审判任务的不同,它们在性质上是不同的:人民法院第一审程序的审判依据是行政案件的第一审管辖,其性质是对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的审查;人民法院二审程序的审判依据是上一级人民法院对下一级人民法院的审判监督权,其性质是审查一审判决的合法性,是最终解决行政机关与行政相对人之间的具体纠纷。

2。审判程序有不同的理由。

二审程序基于当事人的诉权,一审程序基于原告的诉权。

3。审查对象和范围不同。

一审法院审查的对象是被告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只审查争议的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相关的行政法律关系。况且二审法院的审查范围直接包括一审判决是否正确,即二审程序中的审查是对具体行政行为和一审判决的双重审查。

4。不同的诉讼当事人导致审判程序的不同。

一审中,原、被告的地位是固定的,有资格限制提起诉讼并引起一审程序的原告是行政相对人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而二审当事人的诉讼地位并不固定,也没有资格限制。在原审中,原告、被告、第三人可以同时作为上诉人和被上诉人。

5。不同的审判方式。

原讼法庭须开庭审理所有行政案件,包括公开及非公开聆讯;第二审人民法院认为事实清楚的,可以书面审理,但应当开庭审理的除外。

6。不同的判断方式。

一审判决根据具体行政行为的性质,可以作出维持、驳回诉讼请求、撤销、确认、限期履行法律义务、变更判决等判决。二审判决仅限于维持原判和依法改判,可以撤销原判发回原审法院重审。

7。不同的试用期。

《行政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收到申诉后,应当在两个月内作出终审判决。也就是说,二审的审期比一审短了一个月。

什么是再审制度?二审和再审的区别

再审制度是为了保证法院判决的公正,纠正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错误判决、裁定和调解协议。因此,我国在“两审终审制”之外建立了独立的审判程序,即审判监督程序。它不是每个案件的必经程序,而是不同于一审、二审的补救性纠错程序。

在制度设计上,审判监督程序的设置并不违背二审终审制。正如一些学者所说,它的设置是有积极意义的。通过不断完善再审程序,可以反向促进一、二审程序的公正,从而通过强化再审程序自身的功能,最终消灭再审程序。

它并不是每种情况下的必经程序,而是一种不同于一审、二审的补救性纠错程序。在制度设计上,审判监督程序的设置并不违背二审终审制。正如一些学者所说,它的设置是有积极意义的。通过不断完善再审程序,可以反向促进一审、二审程序的公正,从而通过强化再审程序自身的功能,最终消除再审程序。

监督程序审理的案件,既包括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基于审判监督权提起的案件,也包括人民法院基于当事人申请再审提起的案件(当事人申请是启动再审程序的重要方式,但当事人无权启动再审程序)。该程序的设置是法律赋予当事人维护权利的最后一道司法防线,是一种特殊的事后纠正和救济程序。因为是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的否定,意味着牺牲原判决、裁定的稳定性和权威性,也影响纠纷解决的效率。因此,为了维护法律裁判的稳定性和权威性,法律对这一程序的启动进行了严格的限制,尤其是对启动主体和原因的限制。

二审和再审的区别

1.发射的目的不一样。

二审:如果当事人不服未生效的一审判决,法院进行的审理是基于当事人的上诉权。

再审:纠正可能被错判的终审判决结果的错误审判,是保证案件质量和当事人合法权益的一种审判监督程序。

2.试用的不同主体

二审:由当事人主动申请,或者检察院提出抗诉,或者法院判决二审。

再审:当事人提出申请或者法院、检察院提出申请,人民法院决定是否启动再审。当事人向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应当提交申请书和生效法律文书,也可以由向法院提出检察建议的同级检察院发起,也可以由上级检察院向下级法院抗诉发起,也可以由上级法院指令下级法院发起再审。

3.提起诉讼的时间要求不同

不服判决上诉的程序和时间(一审上诉二审多久会立案?二审多久开庭?二审终审与再审制矛盾吗)

二审:上诉受上诉期限的限制,期限要短;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的规定期限内提出。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对一审判决认定的事实和适用的法律进行全面审查,不受上诉或者抗诉范围的限制。

再审:无时间限制。

4.不同的审判对象

二审:审判的对象是一审法官认定的事实和适用的法律是否正确。

再审:虽然表面上是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是否正确,但核心是对生效法律文书进行重新审查。

5.不同的处理程序

二审:庭审可以不开庭,也可以不开庭,对事实清楚、无需开庭的上诉案件,可以进行判决、裁定。

再审:一般情况下,所有审判都应在法庭进行,不执行任何判决。

6.启动结果是否不同。

二审:有关当事人在规定期限内提出上诉后(法院经审查无期限决定启动二审),必须启动。

再审:只有在审判确有错误,或者证据发生变化,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等情况下才会启动。,可能会改变判断结果。


不服判决上诉的程序和时间(一审上诉二审多久会立案?二审多久开庭?二审终审与再审制矛盾吗)

7.不同的关闭期间

二审: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在两个月内审结上诉抗诉案件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案件,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延长两个月;因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再审: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的案件,应当自作出移送再审决定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需要延长期限的,不得超过六个月。受理抗诉的人民法院应当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审理抗诉案件,审理期限适用前款规定;需要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的,应当自受理抗诉之日起一个月内作出决定,下级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期限适用前款规定。


版权声明:文章由振宇一号法律服务平台在互联网上综合整理。如有疑问,请及时联系我们,不承担任何相关责任。

本文标签: 不服判决上诉需要多少钱  

温馨提示:本文是作者 二更 发表的文章,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网友点评

  • 耍朋友嘛

    耍朋友嘛

    2022-03-19 08:48:25    回复

    同的审判对象二审:审判的对象是一审法官认定的事实和适用的法律是否正确。再审:虽然表面上是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是否正确,但核心是对生效法律文书进行重新审查。5.不同的

  • 桑翔凡嘉

    桑翔凡嘉

    2022-03-19 06:51:21    回复

    天呐,可怕

本文已有1位网友发表了点评 - 欢迎您

红际法律

红际法律

法律信息科普法律知识
网站分类
最近发表
推荐文章
  • 房屋装修合同范本2019(房屋装修合同样本怎么写?房屋装修的具体流程?)
  • 合同专用章有编号吗(注意!漯河老俩口被骗)
  • 合同专用章需要备案吗(2022年办理刻章备案都需要什么材料?)
  • 合同专用章样式(最高法院民二庭:关于四个公章实务问题的解答)
  • 合同专用章图片(公章、财务章、合同章、发票章、法人章,各印章的功能及注意事项)
  • 合同专用章和公章的区别(财务章、公章、合同章、发票章,有关印章的最全风险汇总)
  • 合同专用章尺寸大小(行政管理:企业印章管理暂行细则(中小企业适用))
  • 合同专用章电子章制作(「放心签」合同电子签章怎么弄)
  • 房屋装修合同简单范本(房屋装修施工合同范本)
  • 房屋装修合同范本2021(房屋装修合同(简单)模板)
  • 湘ICP备2021010099号
    切换白天模式 切换夜间模式 白天返回顶部 夜间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