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 2023年06月16日 | 阅读:167 | 评论:3
很多普通投资者喜欢通过各种渠道获取市场和个股的信息,希望能够分析出未来的走势,从而获利,比如财经新闻、某“大师”的股评、证券公司的分析报告等等。但并不是所有的信息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相反会扰乱投资者的思维和判断。如何识别这些信息,避免浪费时间,提高阅读质量?这篇文章列举了一些股市中的“话”。任何人遇到这种信息,基本都可以忽略。
1.“股市暴涨/下跌的N个原因”多见于股市的单日大阳或大阴线。作者从宏观经济到监管政策,从美国股市到香港股市的分析都很透彻。这种文章对投资者的吸引力很大,让人觉得像它一样透明。这类文章唯一的缺点就是从来不提前发表,只在大涨大跌之后才出来。而且,每次的内容都差不多。去年得到的,今年还能用。
2.“或”字最精彩,“重大利好,XX股可能迎来大涨”。用一点常识,这里的“或者”就是“可能”的意思。如果你说了这样的话,说明你没说。可能是发布消息准备出货的机构吧!
3.股评人在网络和电视上给投资者的建议。很多时候建议逢高减仓,逢低减仓。听起来很有道理。都是合理的废话。涨多少算高,跌多少算低?卖出,上涨,让你逢高减仓;买入,下跌,让你逢低建仓。
4.很多股评人都是“两头堵”,有道理。听着听着好像就明白了,但事后还是不知道怎么操作。其实可以理解。毕竟预测不可能每次都对,稍有差错就会给股东带来损失。
附9月2日的操作策略:这两天的走势很无聊,我们还是按照之前的判断。现在离阻力位越来越近,突破后行情会加速。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个人建议,仅供参考;照此操作,后果自负!
本文标签: 聊天员赚钱属于诈骗吗
温馨提示:本文是作者 阿龙的 发表的文章,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上一篇:债务纠纷是侵权吗
相关文章
红际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