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 2023年06月16日 | 阅读:138 | 评论:3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捏造事实或者隐瞒真相,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客观上,本罪的特征是采用诈骗方法(捏造事实或者隐瞒真相),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那么诈骗罪的量刑标准是什么呢?诈骗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以下将由快速法律边肖回答。
一.欺诈的量刑标准
1.诈骗价值6000元以上不满10万元(电信诈骗3000元以上不满3万元)属于“数额较大”,应予立案追诉,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诈骗价值十万元(电信诈骗三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属于“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诈骗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以“十万元”数额巨大(电信诈骗三万元)的财物为目的的,以诈骗罪(未遂)定罪处罚。
电信诈骗数额难以查证,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其他情节严重”,将以诈骗罪(未遂)定罪处罚:
发送5000条以上的诈骗短信,或拨打5500个以上的诈骗电话;
在网上发布诈骗信息,浏览量累计超过5000次。
具有上述情形,数量达到相应标准10倍以上的,属于“其他特别严重情节”,以诈骗罪(未遂)定罪处罚。
二、诈骗罪的构成要件
1、客体要素。本罪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仅限于、集体或者个人的财产,而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对象也应排除金融机构的贷款。因为《刑法》第193条已经专门规定了贷款诈骗罪。
2.客观要素。客观上,本罪的特征是以诈骗手段骗取大量公私财物。
(1)行为人实施了欺诈行为。诈骗在形式上包括两种,一种是捏造事实,一种是隐瞒真相,两者本质上都是使受害人陷入误解的行为。
(2)欺诈导致对方产生错误认识。对方的错误认识是行为人的欺诈行为造成的,即使对方在判断上存在一些错误,也不妨碍欺诈行为的成立。
(3)诈骗罪的成立,要求被害人在陷入错误认识后处分财产。
(4)被害人以欺诈手段处分财产后,行为人取得了财产,从而损害了被害人的财产。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是犯罪。
3.主题元素。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和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以构成本罪。
4.主观因素。本罪主观上是直接故意,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以上是快法边肖为您介绍的欺诈案件立案标准的相关内容。通过上面的介绍,想必大家已经知道诈骗立案的起刑标准是6000元,巨额起刑是10万元以上。数额特别巨大的起点在50万元以上。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请尽快咨询我们负责法律事务的律师。
本文标签: 一千块钱构成诈骗罪吗
温馨提示:本文是作者 天外居 发表的文章,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相关文章
网友点评
你是我的菜哦
2022-03-14 03:55:29 回复
上的诈骗电话;在网上发布诈骗信息,浏览量累计超过5000次。具有上述情形,数量达到相应标准10倍以上的,属于“其他特别严重情节”,以诈骗罪(未遂)定罪处罚。 二、诈骗罪的构成要件1、客体要素。本罪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仅
撩妹奶狗
2022-03-14 05:53:20 回复
骗价值十万元(电信诈骗三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属于“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3.诈骗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
撩妹团长
2022-03-14 08:12:04 回复
5000条以上的诈骗短信,或拨打5500个以上的诈骗电话;在网上发布诈骗信息,浏览量累计超过5000次。具有上述情形,数量达到相应标准10倍以上的,属于“其他特别严重情节”
农家傻子
2022-03-14 06:43:41 回复
(3)诈骗罪的成立,要求被害人在陷入错误认识后处分财产。(4)被害人以欺诈手段处分财产后,行为人取得了财产,从而损害了被害人的财产。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是犯罪。3.主题元素。本罪的主体是
本文已有3位网友发表了点评 - 欢迎您
红际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