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辩护 | 2023年06月16日 | 阅读:334 | 评论:1
mainland China的刑事和解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被害人通过认罪、赔偿、道歉等方式达成和解协议,司法机关因此从宽处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制度。
该系统于2012年3月正式建立。当时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增加了“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规定了当事人和解的适用范围、程序和效力。之后,相关司法解释进一步对和解程序的具体适用作出了更加全面的规定。
一、刑事和解的适用范围
刑事和解制度只适用于特定的轻微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八条的规定,适用刑事和解的案件范围是:
(1)因民事纠纷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规定的刑事案件,可能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
为了根据该规定适用刑事和解程序,需要同时满足三个要求:
1.民事纠纷;
关于“民事纠纷”的范围,司法解释并没有明确列举或宽泛界定。在我看来,一般包括婚姻、继承、赡养、抚养、家庭、房屋宅基地、债务、生产经营、邻里、赔偿等事项的纠纷。
此外,2020年9月1日起施行的《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334条对此作出了排除性规定,明确“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属于民事纠纷引发的刑事案件:(一)雇凶杀人伤害他人的;(二)涉及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三)参与寻衅滋事的;(4)涉及聚众斗殴的;(五)多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6)其他不适合和解的事情。"
如果案件不是由民事纠纷引起的,没有适用刑事和解的前提条件,不能适用刑事和解的法定程序考虑量刑。对于双方达成并实际支付的赔偿协议,只能作为酌定从轻处罚的量刑情节,而不能作为和解程序中减轻处罚的依据。如故意伤害一案,(2013)穗钟艺字第740号
2.涉嫌的罪名有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的规定,即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财产权利罪;
如果是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以外的案件,不能适用刑事和解程序,即使达成刑事和解协议,也可能被认定无效。但被告人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并取得被害人谅解的事实,可以作为从轻处罚的依据。如李、妨害公务案,(2017)粤刑初字0825号294。
3.可能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罚。
是否符合这一要求是根据与案件情节相应的法定刑罚是否少于三年监禁来判断的。如孙诈骗案,(2020)粤0114第1106号,被告人涉嫌诈骗的财物数额巨大,法定刑在三年至十年之间。法院判决本案不适用刑事和解程序,只能酌情对被告人家属从轻处罚,赔偿被害人损失,取得谅解。
(二)玩忽职守罪以外的过失犯罪案件,可以判处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如周金如交通肇事案,(2019)苏06刑终字第597号,法院认为,被告人在道路上驾驶电动车发生交通事故,致一人死亡,肇事后逃逸,负事故全部责任,其行为已构成交通肇事罪,依法应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周金如积极与被害人近亲属达成刑事和解协议、谅解的,依法可以从轻处罚。......综合本案的犯罪事实和情节,交通肇事罪法定最低刑仍然过重,可以依法适用刑事和解的法律规定减轻处罚。
(3)刑事和解程序不适用于故意犯罪在五年以内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如邓长帅盗窃案,(2017)粤0825第380号,法院认为,被告人邓长帅在五年内故意犯罪,依法不应适用刑事和解程序,故本案刑事和解协议无效。但被告人邓长帅的家属赔偿了被害人钟的经济损失,取得了被害人钟的谅解,仍可作为从轻处罚的依据。
二。刑事和解原则
(一)自愿原则。
《刑事诉讼法解释》(2021年3月1日,以下简称《解释》)第五百八十七条规定,符合刑事和解适用范围的公诉案件,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的,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当事人可以自行和解;当事人申请的,人民法院可以主持当事人协商达成和解。也就是说,只有在当事人提出申请的情况下,法院才能主持协商。从和解程序的启动到和解协议的起草和执行,当事人的独立意志应当是主导因素。
(二)立即和全面履行的原则。
《解释》第五百九十三条第一款规定,被告应当在签订协议后立即履行和解协议约定的赔偿损失。根据这一规定和最高人民法院的判决,和解协议中约定的赔偿损失的内容是不能延期或者分期履行的。
(三)禁止反悔原则。
根据《解释》第593条第2款和第594条,刑事和解中的禁止反悔原则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除非有证据证明和解违反了自愿、合法的原则,否则人民法院不会支持当事人的反悔。2。双方当事人在侦查、审判、起诉期间达成和解协议并全面履行,被害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的近亲属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有证据证明和解违反自愿、合法原则的除外。
三。适用刑事和解的法律效力
刑事诉讼法第290条规定对于已经达成和解协议的案件,公安、检察院均可提出从宽处罚,法院可依法对被告人从宽处罚。从宽处罚的含义可以体现为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具体来说,《解释》第五百九十六条规定达成和解协议的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对被告人从轻处罚;符合非监禁刑适用条件的,适用非监禁刑;法定最低刑仍然过重的,可以减轻处罚;如果整体案情认为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除刑事处罚。
此外,“两高”的《共同犯罪量刑指导意见(试行)》(法法发〔2021〕21号)规定当事人依法达成刑事和解协议的,考虑犯罪性质、赔偿数额、赔礼道歉、真诚悔罪等情况,,基准刑可以减少50%以内;对犯罪情节轻微的,基准刑可以依法减轻50%以上或者免除处罚。
总之,对于依法达成刑事和解的公诉案件,人民法院可以直接减轻处罚甚至免除刑事处罚,不再需要按照法定刑以下的量刑程序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s2/]
以上是笔者根据最新司法解释规定和典型判决案例对刑事和解在司法适用中的重点分析和归纳,希望能给当事人和辩护律师提供一些帮助。
本文标签: 刑事案件审查起诉阶段可以调解吗
温馨提示:本文是作者 文科de新浪 发表的文章,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相关文章
网友点评
红际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