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其他 >> 正文
简介: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争论危险醉驾是否应该非刑罪化。支持者和反对者的观点不同。但是,法律问题不能非此即彼,有很多复杂的情况需要考虑。统一思维往往会因为观点而指责对方的动机和智商。多元论大多认同对立的观点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争论危险醉驾是否应该非刑罪化。支持者和反对者的观点不同。
但是,法律问题不能非此即彼,有很多复杂的情况需要考虑。统一思维往往会因为观点而指责对方的动机和智商。多元论大多认同对立的观点相对合理。人情世故太复杂,很多时候不能简单的选边站。所以,我们必须承认,多元主义在法律问题上是相对合理的。
非犯罪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犯罪标签的连带后果太重,不仅会让犯罪分子付出惨痛的代价,还会把他们的家人牵扯进来。对此,赞成处罚的人并不反对。换句话说,惩罚的连带后果过重已经基本成为学界共识
经常收到一些法律案件的咨询,当事人最大的担心不是坐牢,而是和家人扯上关系。很多年前,我在某个地方上课。前排有个学生,看着眼熟。后来我发现他在很多地方追着我寻求法律帮助。当时他涉嫌经济犯罪,取保候审。他每天都很紧张,害怕被起诉和定罪。听了他对案情的介绍,我觉得构成犯罪有些牵强,但如果机械适用法律,似乎也有可能构成犯罪。他非常害怕贴上犯罪的标签。原因是孩子当年高考想报警校,他怕影响他们的前途。他一直问我:如果他被判有罪,会不会牵扯到孩子们?
我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我知道当他问我这个问题的时候,他其实已经知道答案了。根据本省《公安机关当年录用人民警察考察政审实施细则》规定,在考察政审过程中,经查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适宜录用为人民警察,配偶、直系亲属、近亲属中有犯罪嫌疑人正在被政法机关侦查控制的。
这个案子的结果是令人满意的。检察机关严控此案,对其酌情作出不起诉决定。当他在电话里激动地告诉我结果的时候,我也很开心,但是也有一些隐忧。
虽然检察机关作出了不起诉决定。但如果他去派出所开具无犯罪记录证明,可能还是会遇到阻碍。按照当时省里的规定,公安机关不会给决定不起诉的当事人出具无犯罪记录证明。
法律在进步。虽然每一个字都在变,但背后有无数的故事。2021年12月3日,公安部发布《公安机关办理犯罪记录查询规定》(以下简称《犯罪记录查询规定》),各省不再有自己的犯罪记录查询规定。
这个工作规定明确了前科的定义——前科,是指我国专门机关对犯罪分子的客观记录。除人民法院生效的裁判文书确认有罪外,其他案件一律视为无罪。
这意味着检察机关的不起诉决定,无论是相对不起诉还是绝对不起诉,由于没有法院裁判文书确认有罪,都是无罪的,应当由公安机关出具无犯罪记录证明。
同时,违法行为不能记入无犯罪记录证明。以前有的省份开具无犯罪记录证明,对于有过赌博、嫖娼等违法行为的,不会开具无犯罪记录证明。但《犯罪记录查询规定》明确规定,对于个人查询,未发现申请人有犯罪记录的,应当出具无犯罪记录证明。也就是说,只要没有犯罪记录,即使有100次嫖娼记录,也只是违法记录,不是犯罪记录,公安机关必须出具无犯罪记录证明。【/br/】然而,犯人的犯罪标签,无论是轻罪还是重罪,依然会产生巨大的后果。
首先,犯罪标签会对一个人的职业生涯产生重大影响。按照现行法律,受过刑事处罚的人不能做法官、公务员等20多种职业。律师和医生将被吊销资格证书,法官、检察官和公职人员将被开除党籍和公职,甚至出国申请签证和开办自己的公司申请营业执照都将受到影响。
同时,刑法第一百条规定了报告犯罪记录的义务——“依法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应当向有关单位如实报告自己受过刑事处罚的情况,不得隐瞒”。也就是说,无论犯罪多么轻微,找工作、参军都要承担“前科”申报的义务。无论是送外卖、开出租车、应聘餐厅服务员等。,你需要向你的雇主报告你受到了刑事处罚。虽然法律没有禁止雇主雇佣犯人。但是仔细想想。提交刑事处罚记录,用人单位不会歧视你吗?
其次,犯罪标签也会给亲人带来麻烦。有些地方甚至在孩子上小学的时候,就要求家长提供“无犯罪记录证明”。在法律上,如果近亲属或者直系亲属犯了罪,想当警察、参军或者报考高等院校,比如军校、警校、司法学院,甚至飞行员、机组人员,都有可能受到影响。
这个前科制度让我想起了中国古代的两种刑罚:墨刑和株连。【/br/】艾灸又称面面、千面,是在人的身体(主要是面部)上纹上文字,然后涂上墨水等颜料的过程。墨水浸入血肉后,皮肤变色,纹身的文字在伤口愈合后成为永久的耻辱印记。
在旧五刑中,墨刑是最轻的刑罚,但它的残酷是不可逆的,留下了一辈子都无法抹去的耻辱印记,一辈子都抬不起头来。
因为墨罚的不可逆性,一旦被罚,一辈子都很难做人,不符合儒家教化第一的原则。公元前167年,中国皇帝刘恒颁布诏书,废除肉刑,墨刑首当其冲,割脸刑改为“割下颌判死刑”。死刑犯没有纹身,而是剃光了头发和胡须,绑上脖子做了五年的“程丹”苦工,而女人则做了五年的苦工。此后,直到汉末,墨刑一直没有实行。
汉文帝的禁肉与一位伟大的女性缇萦有关,尽管当时她还只是个少女。
班固有句诗说“百人不如一个缇萦”,他就是这样的人。据《汉书·刑法》记载,当时淳于髡被齐国太仓定罪处刑,押往长安。他有五个女儿,但没有儿子。他伤心的时候会忍不住骂“生孩子不生男孩没好处。”没有儿子,紧急情况下他真的无能为力!听到这些后,他的小女儿缇萦非常伤心。她陪父亲到了长安,给皇帝写信说:“我父亲是个官员,临淄城里的人都称赞他清正廉明,现在他要因犯法而受到惩罚。人死后是无法复活的,被折磨后残缺的身体也无法复原,即使以后想改过自新。为此,我愿意在政府里做一个奴隶,这样我父亲就不会受到惩罚,这样他将来就可以有一个新的机会。”
温蒂读了这封信,非常感动。他随即发文称,“如今法律法规规定体罚,但通奸仍被长期禁止。为什么?这是因为教育是违法的!我很惭愧...由于非法教育,许多人犯罪并受到惩罚。他们中的一些人想把恶变成善,但他们没有机会。我为他们感到难过。肉刑割肢割皮,终身不能再生。这种惩罚是多么痛苦和不道德啊!符合父母为民的初衷吗?”
在废除肉刑的诏书中,文帝认为刑罚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教育,人要想改过自新,这条路不应该被堵死。
今天当然没有身体上的体罚,但是前科制度不就是精神上的体罚吗?尤其是在信息时代,这种标签可能会伴随人一生,甚至连累家人。这实在是太苛刻了,与惩罚的教育功能相去甚远
考虑一下。如果罪犯出了监狱,没有回归社会的可能,找不到工作,到处被拒绝,他们还有可能重新犯罪吗?
至于集体惩罚制度,在中国也是由来已久。商鞅变法使左联制度化。《史记·商鞅列传》记载:“让百姓为所欲为,而司祭们坐在一起。不告卖国贼者斩,告卖国贼者赏敌斩首,藏匿卖国贼者罚敌投降。”法家因为犯罪而把家人牵扯进来,这与法治理念相去甚远。惩罚无辜的人是错误的,无论能取得什么积极的效果。人是目的,不是纯粹的手段
张三被父亲虐待,父亲入狱。说张发芬因为父亲的罪行,努力考上大学,努力找工作,是没有道理的。
曾经有个学生找过我。她怀孕了,但她丈夫卷入了此案。那个案子在我看来根本就是个无辜的案子。先是自学法律,挺着大肚子跑去找老公,申请担保人。在等待开庭的时候,她和她老公找到了我,那人泪流满面。他的律师建议他认罪接受处罚,理由是可以免除处罚换取定罪,如果真的不知所措,暂缓出狱。他问我:这样处理的结果是不是有犯罪记录,会不会给即将出生的孩子带来麻烦?
而我只能对他说:如果你把你的案子放到学校的期末试卷里,答案一定是无罪。然而,理论和现实之间可能会有差距。
每个案子都是别人的人生,甚至可以改变别人的整个家庭。
在我的印象中,这个案子开庭之前,检察机关撤回了起诉。
法治确实在进步。从小到大,高考前都要填高中毕业生家庭情况调查表。父母、其他近亲、家庭成员和主要社会关系成员的犯罪记录不得不在调查表中如实填写,并记录在档案中,这必然会对就业和深造产生影响。目前,一些省份已经取消了这一要求。但还是有相当一部分考试要填近亲属和主要社会关系成员的犯罪记录。这种现象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法律在慢慢调整。
2011年刑法修正案(八)修改了无犯罪记录报告义务,免除未成年人无犯罪记录报告义务。犯罪时不满18周岁,被判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参军就业时免除犯罪记录报告义务。
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对于未成年人,应当实行改造教育的刑事政策。修正案虽然免除了报告义务,但是未成年犯服刑期满后,如果考上大学,毕业后可以当公务员、警察、法官、检察官吗?法律是模糊的。
虽然《犯罪记录查询条例》也规定,申请人有犯罪记录,但犯罪时未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受理单位应当出具无犯罪记录证明。但这是否意味着犯罪记录为零仍有争议。我个人的建议是,既然每个人都可以出具无犯罪记录证明,那就应该把犯罪记录抹掉,这样也有助于未成年人回归社会。
其次,对于成年人,学界有一种观点认为,对于危险驾驶等被判处拘役的轻罪,可以建立附条件的前科清除制度。比如,如果他们出狱后五年没有再犯,可以消除记录,让刑罚发挥最后的教育功能,让他们回归社会。[br/]苏格拉底认为,任何惩罚都应该是教育。只有当某种惩罚是为了提升某人的灵魂时,它才是正当的。如果一种惩罚只是为了报复,那么惩罚的后果就是降低被惩罚者的道德水平。在这方面,一个极好的注解是文帝关于废除肉刑的圣旨,值得重温——“今人有过,或欲改其行为,而无其理。我对此感到遗憾。丈夫的惩罚是砍他的树枝,刻他的皮,终身不停歇。无德是多么痛苦,是父母的意思吗?其体罚。”

酌定不起诉对子女政审(法治的细节︱今人有过:谈谈沉重的犯罪标签)

本文标签: 不起诉影响子女政审吗  

温馨提示:本文是作者 车买买 发表的文章,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网友点评

  • 回忆往事

    回忆往事

    2022-03-14 08:47:19    回复

    受到惩罚,这样他将来就可以有一个新的机会。”温蒂读了这封信,非常感动。他随即发文称,“如今法律法规规定体罚,但通奸仍被长期禁止。为什么?这是因为教育是违法的!我很惭愧...由于非法教育,许多人犯罪并受到惩罚。他们中的一些人想把恶变成善,但他们

  • 帅到你羞愧

    帅到你羞愧

    2022-03-14 03:36:20    回复

    五个女儿,但没有儿子。他伤心的时候会忍不住骂“生孩子不生男孩没好处。”没有儿子,紧急情况下他真的无能为力!听到这些后,他的小女儿缇萦非常伤心。她陪父亲到了长安,给皇帝写信说:“我父亲是个官员,临淄城里的人都称赞

  • 下雨了你想我了吗

    下雨了你想我了吗

    2022-03-14 10:53:58    回复

    是为了提升某人的灵魂时,它才是正当的。如果一种惩罚只是为了报复,那么惩罚的后果就是降低被惩罚者的道德水平。在这方面,一个极好的注解是文帝关于废除肉刑的圣旨,值得重温——“今人有过,

  • 社会你爷爷

    社会你爷爷

    2022-03-14 02:09:24    回复

    出狱。他问我:这样处理的结果是不是有犯罪记录,会不会给即将出生的孩子带来麻烦?而我只能对他说:如果你把你的案子放到学校的期末试卷里,答案一定是无罪。然而,理论和现实之间可能会有差距。每个案子都是别人的人生,甚至可以改变别人的整个家庭。在我的印象中,这个案子开庭

  • 烈火英雄心

    烈火英雄心

    2022-03-14 07:31:34    回复

    律问题上是相对合理的。非犯罪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犯罪标签的连带后果太重,不仅会让犯罪分子付出惨痛的代价,还会把他们的家人牵扯进来。对此,赞成处罚的人并不反对。换句话说,惩罚的连带后果过重已经基本成为学界共识。经常收到一些法律案件的咨询,当事人最大的担心不是坐牢,而是和家人扯上关系。很多

  • 劳健发娥

    劳健发娥

    2022-03-14 00:58:21    回复

    不会吧

  • 封桂羽颖

    封桂羽颖

    2022-03-14 00:58:21    回复

    蛮好的

  • 杭环亚琦

    杭环亚琦

    2022-03-14 00:58:21    回复

    那怎么办?

本文已有3位网友发表了点评 - 欢迎您

红际法律

红际法律

法律信息科普法律知识
网站分类
最近发表
推荐文章
  • 房屋装修合同范本2019(房屋装修合同样本怎么写?房屋装修的具体流程?)
  • 合同专用章有编号吗(注意!漯河老俩口被骗)
  • 合同专用章需要备案吗(2022年办理刻章备案都需要什么材料?)
  • 合同专用章样式(最高法院民二庭:关于四个公章实务问题的解答)
  • 合同专用章图片(公章、财务章、合同章、发票章、法人章,各印章的功能及注意事项)
  • 合同专用章和公章的区别(财务章、公章、合同章、发票章,有关印章的最全风险汇总)
  • 合同专用章尺寸大小(行政管理:企业印章管理暂行细则(中小企业适用))
  • 合同专用章电子章制作(「放心签」合同电子签章怎么弄)
  • 房屋装修合同简单范本(房屋装修施工合同范本)
  • 房屋装修合同范本2021(房屋装修合同(简单)模板)
  • 湘ICP备2021010099号
    切换白天模式 切换夜间模式 白天返回顶部 夜间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