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 2023年06月16日 | 阅读:201 | 评论:2
写你自己。
一位诗人写了一首一字诗。
生活
网。
那么,如何用昵称和图片来表达自己呢?
微信已经成为流行的即时通讯和社交软件,大多数人都有微信账号。以前开会活动带名片,现在有微信见面扫二维码;好久没印名片了;失去联系多年的同学、亲人也通过微信联系上了;同学、同事、家庭的各种群,活动、项目层出不穷。在千变万化的朋友圈里,有喜怒哀乐,有悲欢离合。我们的工作生活都深深嵌入了微信,微信是一个真假社会。
对于个人来说,很多联系和交流,尤其是工作中的联系和交流,都要通过微信,甚至在微信上形成闭环,不仅“先看到人,先看到他的昵称和头像”,也不一定会遇到人,其中昵称和头像就是一个人的体现和代表。所以对于大量使用微信实现社交功能的人来说,昵称和头像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第一,刻板印象效应以及微信的昵称和头像
通过昵称和头像来猜测和判断一个人,是对两个词的回答:“看文为义”和“以貌取人”。这两个词都是贬义词,但单纯从认知的角度来看,忽略词的情感色彩是合理的。虽然我们还不认识、不了解一个人,但是看到他的昵称和头像的那一刻,我们就会反射性地根据ta的昵称看文本、讲道理,对ta的性别、性格形成初步看法,根据ta的头像判断ta的气质。这就是理学中所谓的“刻板印象效应”——对某一类事物的相对固定的看法,一种概括的、一般的看法。虽然会有偏差,但这是客观的认知规律。
我浏览了一下我的微信通讯录,直观的规律是:
至于昵称,主要有三个学校:实名制,英文名,五颜六色的学校。
越是需要通过微信处理更多的工作事务,越是使用实名制的昵称,这应该和实名制的信任度更高有很大关系。非实名制注册昵称,英文名,主要是外企,创业公司,年轻人。其他的,既不是真名,也不是英文名,有谐音、昵称、花名,五花八门,五花八门,各有各的“典故”。
关于头像主要有两个流派,我的照片和其他。工棚里拍的正规专业照片,大多是律师;头像是主持人或演讲者的照片,一般是外向活跃的精英。非个人照片,山川肖像,天空空流云等。/[k0/]野生自然风光,松、梅、竹、兰等花草;,通常是领导或长辈;头像属于自己的子女,一般是家庭观念强的中年人;头像是可爱的宠物,动漫,一般是小动物,二次元爱好者;头像是独一无二的酷炫稀有画面。一般我都有独特的审美,或深刻或有趣。
这些只是基于少量样本统计的简单数据分析。按照这个规律来判断,肯定有对错之分,但事实是,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数据,都会或多或少地自觉或不自觉地“读文求意”、“以貌取人”,不自觉地实践认知的刻板印象效应。
想象一下,一个律师,他的头像是一只眼睛很凶的狼,绰号“旷野孤狼”。你对他有什么期望?如何看待一个五大三粗的男生头像是动漫少女?反正有一次我加了一个很庄重的长辈,一看头像,是个特别搞笑的头像,咧着嘴笑。首先我怀疑是错的,或者是他被黑了,我一遍又一遍的补充。我也感觉这个长辈还是有一颗桀骜不驯的心!
这个世界太复杂了,需要我们不断做出判断,大脑每次都无法深入思考。昵称和头像传达的形象是一种思维定势,实际上相当于贴标签。这种标签化是对人们认识的简化。这种简化虽然不科学,但却是一种非常经济高效的做法,是客观存在的。当我们理解了这个认知规律,我们就应该遵循它。
昵称和头像会被认为代表了我们对他人的自我认知、定位和自我表达。如果我们不认真对待它们,我们的期望和别人的理解就会产生很大的误解,这一定是失败的。
第二,昵称和头像是一种特殊的文字。
回想小时候,我们都是我妈我爸我爷爷我奶奶之类的被布置作文。同样,昵称和头像可以说是一个关于“我自己”和“我是谁,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的写作任务。只有简洁,高度概括和恰当。
通过昵称和头像定义一个社交属性,无形中就形成了一个人物角色,可以形成我们个人IP的一部分。我们希望别人看到我们的昵称和头像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和想法?
我很可靠,我很专业;我还是很文艺的,我很有才华;我依然善良,值得信赖;我还是卡哇伊,我治愈了;我仍然很有趣,我让人放松...那么我们就要通过一张图、一个名字来表达这种感觉,让这种感觉与个体的其他方面紧密联系起来。
三、个人设定和个人IP:选好名字,配好头像。
一个名字,一张图片,去表达一个人,这个任务既是智力的,也是精神的。与其如何做好,不如避免禁忌。只要不撞枪口,其他都是美好的。毕竟这是最能展示一个人的自由、想象力和才华的东西。
(1)不要挑战认知规律。
如前所述,“以文取义”、“以貌取人”是有道理的,所以在起名时,人们要能“以文取义”。光看文字是不能生出什么“义”名的,很混乱。比如,“”(两个空方块)。同时,不要有不好的字面意思,比如一个LLM叫“一个老流氓”,不被大多数人欣赏。
避免篡夺东道主的角色。
昵称高度简洁,头像只有一张图。这种有限的表达资源必须分配给主角。
主角的意识保证了昵称和头像的写作不偏离轨道。昵称和头像的背后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或者是某个机构的某个人,某个团体的某个人。前者是主角,后者是配角。比如有的昵称是甜甜的妈妈,妞妞的爸爸等等。在商业场合,别人关注的是你是谁,而不是你是谁的父母。当然这个名字在家庭圈和育儿圈,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还有头像。人们无法识别后面的人和画面中的几个人有什么关系,人们可以用背景特别突兀的照片作为头像。比如照片里的人很小,旁边的垃圾桶很大。这种形象一看就不是主角,容易产生混淆联想。人们也可以使用具有明显组织风格的图片作为头像。别人看到了就觉得不是你而是一个组织。当它与机构本身密切相关时,就不是问题,但有时人们可能记住了机构,忘记了主角。
(C)小心随意自拍。
随意自拍就是不太讲究的自拍。本来自拍的审美价值就不太高。大多数自拍要么是夸张的特写,要么有一种不自然的感觉,而自己眼中的自拍往往和别人眼中的大相径庭。如果用一张自己认为“很美”的自拍照片作为头像,有可能别人会觉得很搞笑。
(4)小心捉弄人的伎俩。
一段时间可以在头像上放一个小红点,好像有未读信息。可能有人觉得这一招很有趣,“强迫强迫症”,并乐在其中。但是这样设置头像真的不好玩,因为通讯录里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开这种玩笑,等等。这种自以为是的乐趣,可能会给别人带来麻烦。有困扰的人一定对你没什么好印象。
在微信的世界里,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是活跃的。昵称和头像肩负着表达个体这种特性的使命。这不仅仅是一个软件里的账号,更是个人形象管理、个人IP塑造、个人信任建立的一部分。
当你意识到这一点,请重新审视我们自己的昵称和头像。现在的选择是不是粗心?
(感谢微信官方账号授权转载《法律思维与法律写作》)
本文标签: 律师微信名称取什么好
温馨提示:本文是作者 咬人画的 发表的文章,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相关文章
红际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