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 2023年06月16日 | 阅读:585 | 评论:3
通讯员 谢 敏 徐 菲 李一凡 孙银军
图为6月4日,女子分监狱举办“大手牵小手·幸福家庭行”活动时,二十八监区警队长陈彦琦在给儿子讲述自己参与拍摄的“警训十条”宣传照。
图为分监狱开展警队长选拔面试。
常州监狱女子分监狱位于苏南茅山山脉丘陵山区的丫髻山麓。分监狱民警平均年龄28岁,“90后”占比近60%。走近这支年轻的女子警队,近距离感知她们勇挑重担、快速成长的历程和“左手兴业,右手旺家”的生活状态,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女民警们勃发的青春朝气和浓厚的干事创业氛围,为她们“吃苦奉献、爱岗敬业、秀外慧中、柔情担当”的风采点赞。为“新苗”搭建成才快车道
“什么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又是什么呢……”9月6日晚,2016年新招录民警王珊珊为分监狱全体服刑人员上心理健康教育大课。她所讲授的心理课通俗易懂、充满生活乐趣,服刑人员听得都很专注。
“刚参加监狱工作时也很懵懂。”回忆起从警之初的日子,王珊珊体会颇深,“我们新民警干劲都很足,但是缺少经验,感到压力山大。监狱对我们新民警的教育培养上也花了很多功夫。”
据分监狱政委张学妹介绍,分监狱现有民警210人,近3年招录民警72人,民警平均年龄仅为28岁,90后占比近60%。“队伍年轻化趋势相对明显,帮助青年民警寻找一条成长成才‘快车道’,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张学妹介绍说,这两年,分监狱及时调整以师带徒思路,实行“一人多师”模式,同时启动“有一手露一手·心手相连”民警成长计划,建立起由监区领导担任业务导师,骨干民警担任同行师姐,分监狱领导担任兼职教官的培养体系,助力青年民警成长成才。
“一年的见习期,除了参加全员性的新警入职培训外,分监狱还结合我们所学专业,分类制定了培养方案,搭建练兵平台,让我们在学中练、在练中强,我们新警逐渐走出迷茫与困惑,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监狱工作中去。”王珊珊总结说。
“列出培养计划、制定培养方案、把准关键阶段,这些都是基础性工作,关键在经验方法的针对性训练和日常熟练运用。”曾获评全省监狱系统“百名优秀监区长”模范监区长的二十六监区监区长陶朔敦介绍说,分监狱根据监狱统一部署,大力推行“警队制”建设,在监区领导与普通民警间增设“警队”管理平台,让优秀的青年民警在“警队”中锻炼本领、积累经验、发挥作用,也为监区提供后备人才储备。
“警队虽小,但当好这个家也不容易。”通过竞聘上岗的警队长沈小露颇有体会:“警队就好像一个微型监区,既要抓好服刑人员教育改造,又要兼顾队伍管理工作,一段时间下来,感觉自己考虑问题更加全面深入,经验本领也得到了锻炼提升。”
“这些青年人学习钻研的劲头都很足,比如说,我们分监狱的凝荟创新工作室就比较突出。”常州监狱副监狱长王志鸿举例说,去年6月,省总工会召开“建功‘十三五’、建设新江苏”劳动竞赛动员大会,常州监狱女子分监狱凝荟劳模创新工作室被命名为第二批“江苏省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也是全省政法系统首次获得此项殊荣。
据王志鸿介绍,近年来,分监狱牢牢抓住“有一手露一手·心手相连”民警成长计划不放松,不断完善配套人才培养机制,积极开展“享课堂”“主题沙龙”等活动,搭建民警素质提升平台,努力为民警打造一个包容开放的成长环境,也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健康快速发展。
有“章法”激发中层创造力
“陶监区长、各位警官,今天我将从这里‘毕业’,感谢你们这两年的教育与关心!今天,我是真的发自内心地说感谢,这段路终于坚强地走过来了,警官的教诲我都牢牢记在心里。”这是二十六监区服刑人员濮某在刑满当日写给监区长陶朔敦的信,言辞恳切。
据张学妹介绍,近年来,在教育转化服刑人员方面,分监狱的民警们也是用尽了心思。
“针对大部分服刑人员文化程度偏低,情绪压力自我调节能力较差的现状,我们结合信息档案及日常表现,利用下班时间查找各类资料,多次讨论修改教育方案,增强她们的抗压能力。”二十五监区青年民警牛璐在分享会上如是说。
“为了给紧张有序的改造生活增添一抹亮色,我们成立了刺绣、串珠、‘用心改皂’‘烛’你平安手工社等兴趣小组,让服刑人员在动手制作中磨练心性、体悟人生。对改造压力较大的服刑人员不言放弃,通过细化考核、暖心教育等,消除自卑隔阂。”二十五监区副教导员李景慧补充道。
“监区长、教导员是我们进入监狱工作的第一位导师。她们对事业有信心、有恒心,能把一件件小事做精做细,尤其是教育改造服刑人员经验丰富,这些都给了我很大的触动和启发。”三十监区青年民警黄怡认为。
据常州监狱党委副书记、政委刘庆林介绍,女子分监狱现有科监区领导37名,平均年龄35岁,其中,近5年参加工作占38%,已有14人次获得省局以上表彰。“别看这些科监区领导年轻,她们在带队伍方面还是有章有法的。”刘庆林认为。
提到带队伍的“章法”,二十八监区警队长王雨琪颇为自信:“分监狱提炼的《警训十条》《从警箴言》《执法十六禁止》和《管教忌语三十条》等就是很好的蓝本,民警工作中该怎么做、要注意什么,这些规范里面都有,简洁明了、便于执行。”
张学妹介绍说:“我们以领导力提升为着力点,依托监狱‘轮值轮训 战训合一’练兵机制,举办监区长、教导员轮训班,定期开展中层论坛,组织‘走出去’学习取经,进一步拓展视野,更新思维观念,提升履职能力。”
“年轻人还要多给机会,把握住青年监区领导学习力强、思想活跃、可塑性高等优势,在实际工作中,多给予一些宽容和鼓励,进一步激发工作潜能,调动工作积极性,让她们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本领,坚定事业信心。”分监狱管教办公室主任谭兰萍认为。
“说到底,干好监狱工作离不开满腔热情,挑好监区领导这份担子更是如此。”二十九监区监区长陈旭兰补充说:“谁都可能产生负面情绪,但我们监区领导更要学会调节好自己的言行,尽量把最积极、最阳光、最美好的一面展现给监区民警和服刑人员,带动民警充满工作激情,引导服刑人员对未来充满希望。”
“时时都是教育时、处处皆为教育地,不求惊天动地,只要点滴改变。”监狱党委书记、监狱长嵇为俊认为,要发挥民警主体的传道授业解惑作用,将服刑人员教育与日常管理有机结合,让教育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让监内物质环境和文化氛围都体现出教育的意义,使文化的价值真正体现于矫正教育服刑人员中,达到以文化人、润物无声的目的。
创“家业”分享人生幸福感
在今年8月举办的“韵之华章 舞动晶阳”警营文化节上,女子分监狱6位年轻民警以“音诗画”的形式,诉说了作为青年民警的压力与自豪,坚持和光荣。
“在每年的警营文化节上,女子分监狱民警可都是‘台柱子’,这都源于分监狱重视警营文化建设。今年我们创作的这个节目,就挺受欢迎的。”已连续3年参加警营文化节的民警罗晨说。
张学妹介绍说:“在积极参与监狱警营文化建设基础上,我们着力打造女子分监狱特色的警营文化品牌,更加贴合女性特点,符合工作实际,融入家庭氛围。”
民警李诤的丈夫苏大伟表示,“大手牵小手·幸福家庭行”活动组织家属参观工作环境,播放工作纪实片,并通过亲子游戏、拓展训练、互赠鲜花等互动环节,增进互动交流,加深彼此间理解。“能有机会参加,感到很幸运。活动给我及家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感受很深,切身体会到她们的辛劳,也更加理解她们的工作。”苏大伟由衷地说。
“让丈夫来参加活动,我起初是不愿意的,总感觉没有必要,有什么酸甜苦辣,关起门自家说。但是丈夫来参加过活动之后,对我的工作理解得更多了一点,过去总是说又要值班啊,现在他说那快去吧,家里有我呢!”李诤一脸幸福的表情。
“这既是一种家庭责任的担当,更多的是活动带来的积极影响。女性都希望有‘左手兴业,右手旺家’的理想状态,现在家人越来越理解,儿女越来越懂事,老公也越来越贴心!我们正朝着这个理想状态前进。”民警王富兰深有感触。
张学妹认为:“让家属参与分监狱组织的活动中,既为民警创造了难得的‘家庭亲子时光’,又可以增进民警与家人、集体与个人、单位与家庭三者间的沟通和理解,这样的活动我们还要多尝试。”
据悉,在分监狱已婚民警中,夫妻同为监狱民警的占分监狱已婚民警总数的54%,有学龄子女的民警占比达71%,女民警兼顾工作与家庭的矛盾较为突出。
副分监狱长李宏与丈夫赵荣、二十七监区监区长李燕与丈夫陈俊就是这样的家庭,李宏和李燕是一对姐妹花,丈夫也都是监狱民警。由于值班模式不同,她们与丈夫经常好几天见不到面,李燕开玩笑地说,“我们的单位虽然只隔了一面墙,但感觉跟隔了一座城的异地恋一样。”虽然不常见面,但共同的职责让他们彼此理解、携手共进,不仅家庭和美,工作也有声有色。
“在夫妻同为监狱民警中,有这样的传统,有孩子的想办法错开值班,没孩子的想办法一同值班——说到底都是为了孩子嘛。”民警陆淑梅举例说。
“现在实行一对夫妻可以生两个孩子,单孩家庭的年轻民警着手准备生育二胎的也不少。”分监狱副分监狱长李玉敏介绍说,摆在年轻民警面前是道选择题,家庭和工作到底如何取舍,有些同志心里也比较矛盾。
“年轻人既想家庭好,又想工作棒,也有冲突的地方。”王志鸿介绍说,为提高民警的幸福生活指数,分监狱倡导民警“左手兴业·右手旺家”,开展“晒家风·纯党风·正警风”“大手牵小手·幸福家庭行”等活动,在警力配置、带值班班次安排等方面也进行了好多尝试。“我们的目标之一,就是尽量帮助民警平衡工作与家庭的关系,促进民警尽心工作、幸福生活。”王志鸿补充说。
本文标签: 常熟市看守所如何上钱了
温馨提示:本文是作者 法律news讯整理 发表的文章,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相关文章
红际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