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意思不同
法制:狭义的法制,认为法制即法律制度
详细来说,是指掌握政权的社会集团按照自己的意志、通过政权建立起来的法律和制度
广义的法制,是指一切社会关系的参加者严格地、平等地执行和遵守法律,依法办事的原则和制度
法治: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是现代社会的一个基本框架
大到的政体,小到个人的言行,都需要在法治的框架中运行
对于现代中国,法治、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才是真正的法治

2、出处不同:
法制出自现代作家巴金的《作家要有勇气,文艺要有法制》:“这就说明发扬民主要讲两方面,一方面要讲勇气,一方面还要有健全的法制来保障
”
法治出自春秋时期晏子的《晏子春秋·谏上九》:“昔者先君桓公之地狭于今,修法治,广政教,以霸诸侯
白话释义:原来的国君桓公统治的土地比今天小,但是他整治法的统治,扩大政治与教化,所以称霸诸侯
扩展资料:
法治与法制:
两者都强调了静态的法律制度以及将这种静态的法律制度运用到社会生活当中的过程
两者最大的不同表现在:法制的概念不包含价值;法治包含了价值内涵,强调了人民主权
法制只是强调形式意义方面的内容,而法治既强调形式意义的内容又强调实质意义的内容
法制更偏重于法律的形式化方面,强调“以法治国”的制度、程序及其运行机制本身,它所关注的焦点是法律的有效性和社会秩序的稳定
这也正是法治的第一方面(形式意义的法治)所要求达到的目标
由此可见,法制是法治的前提条件和基础
没有法制,也就谈不上法治
但另一方面,仅仅强调法律的形式化方面,还并不能揭示法治(尤其是实质意义的法治)的更深一层的内涵
参考资料来源:百科-法制
参考资料来源:百科-法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