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 2023年06月16日 | 阅读:212 | 评论:2
“全国巾帼文明岗”、“全国法律援助便民服务示范窗口”、“全国农民工工作先进集体”、“第五届法律援助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先进集体”、“司法部法律援助民生扶贫小康”品牌单位...这是南宁法律援助中心的荣誉。近年来,南宁法律援助中心采取多项措施创新法律服务方式,赢得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01
解决群众“急难忧”问题
“没想到,法律援助中心不仅替我打赢了官司,还解决了这么大的困难,接下来的治疗费就落下了!”2021年12月16日,在南宁市司法局举行的2021年司法救助集中发放仪式上,市民黄女士得到了司法救助,获得了新生活的新希望。
原来,黄女士在南宁市法律援助中心的帮助下打赢了官司,但被告无力支付赔偿金。就在这时,南宁市法律援助中心再次伸出援手,为她申请了司法救助,解了她的燃眉之急。
南宁市司法局向司法救助申请人发放司法救助资金。
南宁法律援助中心的工作人员接待上门办理法律援助业务的群众。
近年来,南宁市法律援助中心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深化便民利民措施,精准满足群众法律需求,将23类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纳入法律援助补充范围,放宽经济困难标准,推动法律援助覆盖低收入群体。开辟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完善异地协作机制,推出同城通办、承诺告知、预约服务、上门服务等便民服务措施。
对未成年人、妇女、农民工、老年人、残疾人、随军家属等特殊群体符合条件的申请,简化申请程序,缩短受理时间,并给予优先考虑。
疫情防控期间,对群众实行“接受法律援助缺失”机制,有效帮助群众解决跑路、维权等问题,不断提高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
02
创建半小时法律援助服务圈
“我们有四级法律援助网络,看守所、法院、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303个工作站,46家律师事务所设立法律援助受理点,可以说打造了半小时法律援助服务圈。"南宁公共法律援助中心负责人说。
南宁市第一看守所南宁法律援助中心新工作站揭牌。
近年来,南宁市司法行政系统依托全市行政村法律援助机构、乡镇(街道)司法所、法律援助联系点,构建了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法律援助网络,全面配备行政村法律援助联络员,实现南宁市村级法律援助联络员100%全覆盖。在看守所、法院、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行业部门和组织建立法律援助工作站,在律师事务所设立法律援助受理点,方便群众就近申请法律援助。
同时,创新法律援助服务模式,推广预约办公、电话办公、网上办公、掌上办公,积极引导群众通过“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广西法律服务网、手机客户端(桂法通APP)等方式获取法律咨询、申请法律援助。,让群众办事更加便捷高效。
[S2/]03
创新的法律援助服务
“阿姨,你的问题可以初步解决。你可以拿着相关材料到市法律援助中心,请我们处理。我给你写下地址、电话和材料清单。”2021年3月4日,南宁市法律援助中心开展“志愿闪耀”学雷锋志愿服务月主题活动。一群穿着红色志愿者背心的人出现在殷诚南广场。他们耐心解答公众咨询的法律问题,引导维权渠道。
法律援助中心的党员和律师志愿者向群众宣传法律援助法。
长期以来,南宁市法律援助中心充分利用春节元旦、“三月三”、端午节等民族传统节日,结合乡村振兴、“万村法律援助”、“法律援助惠民生”等专项宣传活动,开展法律援助法宣传、社区和乡镇网上法治讲座、法律咨询等活动,举办法律援助新闻发布会,评选优秀法律援助案例。
利用“Tik Tok”等网络新媒体创新法律援助宣传方式,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上发布法律援助宣传短片、法律援助动态、案例分析等文章,广泛宣传法律法规...南宁法律援助中心的干部职工积极践行为民服务的宗旨,在实施强首都、保民生战略中发挥积极作用,不断推进法律援助的扩大化和质量化,使人民群众获得“零距离”等法律服务。
2021年,全市法律援助机构受理法律援助案件5932件,受援人6910人。其中,农民工法律援助2416件,农民法律援助1189件,妇女法律援助1460件,未成年人法律援助1397件,老年人法律援助315件,残疾人法律援助85件,军人法律援助8件,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20563人次。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4442.84万元[/S2/],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为法治南宁、平安南宁建设,为南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法制保障。
来源:南宁普法在线,文/王玉图,南宁市司法局新闻信息中心/南宁市法律援助中心,自治区司法厅新闻信息中心(融媒体工作室)
编辑:桂发觉
本文标签: 广西南宁律师事务所电话号码多少
温馨提示:本文是作者 短笛横吹 发表的文章,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相关文章
红际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