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 2023年06月16日 | 阅读:183 | 评论:3
一位基层同志抱怨说,领导要开一个班,教与公文写作和材料起草相关的工作。结果课件被当成任务分配给自己,搞得他一头雾水。领导上课授课,教授写作技巧,化解写作疑惑,本来可以为参加培训的同志提高写作水平,强化业务知识,从而更好地完成日常写作任务和材料起草。但是课件其实并不是出自领导之手,而是交给了下级,那么领导的写作水平和素材能力难道不值得怀疑吗,那么这样的操作和教学能有多真实呢?
你已经不省人事了就没法让人说清楚了。在办公室工作中,材料起草和公文写作是基本功,也是一项“特长”。首先,材料起草需要大量的思想理论和政策知识作为基础;第三,必须对工作、业务、职责和职能有相当的了解;另外,好的公文一定要有思想,有计划,让人看到,而不是“好看,没用”。所以,公文写作的东西教和解释肯定不容易,像“代写材料”一样容易。
其实连“写材料的材料”都要下属写。这恐怕不仅仅是写作能力的问题,更是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的问题。现实中,每一次讲话、汇报、汇报,都有少数领导干部拿到“稿子”。一旦离开手稿,他们就无话可说,变得哑口无言。即使是参加简单的会议,做简单的部署,也要下属提供材料,下属背书。他们只是材料的“二传手”和“传声筒”。这样,在写作材料的惯性下,连“写作材料的材料”都要下级准备。我们可以看到,形式主义一旦根深蒂固,就会做出一些违背常识和逻辑的出格行为。
下属写作“写材料的材料”,这个课件必须是“下属的思维”和“写作的观点”,本质上也是下属写作经验的总结、凝练水平和能力的展示。如果连教学课件和听课笔记都是下属做的,这种教学写作传递的观点还能成立吗?因此,上级机关的官僚作风滋生了“物质形式主义”。材料写作,看起来只是工作总结的形式和材料。其实是展现政府机关单位的工作业绩和工作氛围。试想,领导要靠下属总结、安排、部署一切,自己却不在,这样的风格传递和催化的表现可想而知。所谓,从小事看大事,颇为挑剔,代人写“关于写材料的材料”,无疑是自欺欺人,掩耳盗铃。
对的就对,不对的就不可能对。机关是政治工作,政治性、严肃性、原则性第一。教公文写作和材料起草,首先要过关,业务扎实,理论精深,然后带领别人走上材料写作的道路。要知道,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材料写作也不是一天建成的。谁要是真的想把材料写好,首先得当笔杆子,善于“爬格子”。如果连一个日常发言都要借用别人,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这种形式主义是不是太高了,还不如不说。
作者:段
编辑:刘辉
下一篇:福州市工商局-
相关文章
网友点评
火爆脾气
2022-03-20 14:59:57 回复
一位基层同志抱怨说,领导要开一个班,教与公文写作和材料起草相关的工作。结果课件被当成任务分配给自己,搞得他一头雾水。领导上课授课,教授写作技巧,化解写作疑惑,本来
落日映苍穹
2022-03-20 15:08:00 回复
一位基层同志抱怨说,领导要开一个班,教与公文写作和材料起草相关的工作。结果课件被当成任务分配给自己,搞得他一头雾水。领导上课授课,教授写作技巧,化解写作疑惑,本来可以为参加培训的同志提高
闯进妹妹的心房
2022-03-20 13:08:02 回复
,而不是“好看,没用”。所以,公文写作的东西教和解释肯定不容易,像“代写材料”一样容易。其实连“写材料的材料”都要下属写。这恐怕不仅仅是写作能力的问题,更是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的问题。现实中,每一次讲话、汇报
小英雄
2022-03-20 09:38:00 回复
走上材料写作的道路。要知道,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材料写作也不是一天建成的。谁要是真的想把材料写好,首先得当笔杆子,善于“爬格子”。如果连一个日常发言都要借用别人,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这种形式主
本文已有3位网友发表了点评 - 欢迎您
红际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