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 2023年06月16日 | 阅读:245 | 评论:1
新京报讯(记者沙雪良)“您好,我是北京市司法局党组书记林苗。你有什么问题?”
5月15日上午,在北京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北京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副局长徐明江拿起电话,当起了接线员。
北京市司法局党组书记林苗正在接听热线电话。北京市司法局提供地图当天,北京市司法局、区司法局主要领导分别到各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接听12348热线,与来电市民沟通,解答咨询。
领导接听热线,拉开了北京市司法局“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大幕。从当日起,北京市司法行政系统将陆续开展“我是法律服务员”活动周、民法典宣传活动周、集中遗嘱公证活动周、法治体检活动周、村居法律活动周等五大系列活动周,持续至7月1日,推动群众实事工程有效实施。
位置
“追查市民反映的问题”
“第一次接到12348法律服务热线,挺震撼的。”
放下电话,北京市司法局副局长徐明江接过手里的两页材料。这是他连接近半个小时的收获。家住大兴区的居民刘女士向某区法院反映自己多次撤诉,希望讨个说法。
“就在刚才,我和我的律师达成一致:一定要把这件事追查到底,查个水落石出。”徐明江表示,市民反映的问题具体而真实,一些涉及法院诉讼等相关方面的事实,他还不了解。他应该在查清事实的基础上,依法依规给她一个满意的答复。
记者从刘女士处了解到,2015年,她因一起医疗纠纷在某区法院起诉了一家医疗机构。直到今年4月,她才知道这个案子早在2018年底就被撤了。在此之前,她还应当时主审法官的要求主动撤诉,该法官后来辞职。现在,她已经不太关心医疗纠纷了,她想知道为什么法官会这样处理案件。
徐明江介绍,如今,北京市司法局成员和各区局领导班子都在担任12348法律服务热线的“法律服务员”,这在北京法治建设史上尚属首次。
北京市司法局党委书记林苗说,他通过连线感受到,今天,人民群众运用法律解决矛盾纠纷、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明显提高。同时,接线律师也不容易,因为群众提出的问题涉及面广,专业性强。要提高为群众提供法律服务的水平,提供更加准确的解答,努力用每一项服务让群众满意。
“我们真的放下身段,拿起电话,联系群众,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声音,了解他们的法律需求,很有意义。”徐明江表示,以后还会继续开展类似的活动。行政是为群众办实事,主要是提供公共法律服务。
当天还举办了专题法律咨询会、专题讲座、组织群众参观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宪法展等活动。
安排
未来五周的每周主题活动
在司法局当接线员,只是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的一小部分。5月15日上午举行的相关新闻发布会介绍,5月15日至6月20日的五周时间里,每周都有主题活动。
其中,5月15日-22日为“我是法务服务员”活动周。15日,局领导接听热线后,16-22日,北京市两级司法局每天将安排一名处级领导干部在市、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接听热线,与来电者沟通,解答咨询。
在5月24日至30日的民法典宣传周期间,全市将组织100场系列民法典宣传活动,并与北京广播电视台联合制作推出《民法典常识》大型电视节目。
5月31日至6月6日,北京市司法局将组织全市公证处设立专门窗口,增加公证员,集中开展遗嘱公证活动。
6月7日至13日为法治体检周,北京市司法局将组织律师服务团队深入民营企业,就企业内部管理、劳动人事、商事合同、诉讼仲裁等方面存在的法律风险和法律问题提供法律服务。
6月14日-20日,村法律活动周将重点组织法律服务进社区活动,解答群众法律咨询和纠纷调解,宣传法治,为村居委会提供法律咨询。
“车摇”公证将由“一网”办理
在5月15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司法局局长李发布了全市司法行政系统“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清单。
5月15日上午,北京市司法局召开为群众服务系列实践活动新闻发布会。
清单共30项,分为立法为民、执法护民、普法惠民、法律服务惠民、减证减时便民、依法行政惠民等6个方面。,涉及公共法律服务、公证、仲裁、普法、行政审批等。,这些都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比如,根据疫情情况,有序推进罪犯与亲属见面;选择一批服务水平高、质量好的公证机构,实行“公证服务周六不休息”;新增“最多跑一次”公证事项68项;实行“小客车摇号”公证和“一网管理”;民营企业公司律师试点工作;开展残疾人、未成年人、军属、老年人和农民工等公共法律服务专项维权活动。
北京市司法局新闻发言人马燕表示,这是北京市司法局在市委党史学习教育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要举措,也是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生动实践。为做好这项工作,市司法局将把“我为群众办实事”与党史学习教育、政法人员教育整顿结合起来,广泛动员全系统各单位、各部门,坚持问题导向,着眼群众期盼,研究出台解决群众急难忧的具体工作措施, 努力不断满足群众的法律需求,走近群众,走近群众的感情,采取措施与群众一起跟进,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新京报记者沙雪良
张路校对吴兴发。
附件:
北京司法行政系统“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一览表
一、立法为民
1.完善政府立法调研机制,探索建立政府立法基层联系点,提高公众参与政府立法的便利性。
2.推进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立法项目,如《北京市即时处理投诉条例》、《北京市房屋租赁条例》、《北京市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北京市献血条例》等。
3.积极开展教育督导、公共文化服务、医疗保障基金监管、传染病防治、居委会组织法实施办法等群众关心的立法项目前期研究。
第二,执行刑罚保护人民
4.根据疫情情况,有序推进罪犯与亲属见面。
5.进一步做好对罪犯和吸毒人员的教育改造工作,减少重新犯罪。
6.进一步做好刑满释放人员安置教育和社区矫正对象教育工作。
7.进一步推进罪犯、吸毒人员与律师远程视频会议。
三。普法惠民
8.完善村(居)法律顾问制度。
9.在全市范围内举办100场以民法典为主题的讲座,在北京电视台播放《民法典总则理解与解读》系列视频。
四。为人民谋福利的法律服务
10.支持延庆、怀柔、平谷、密云等。建立区级惠农公益法律服务中心和乡镇惠农公益法律服务工作站。
11.在16个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设立“市政府行政复议接待咨询点”。
12.选择一批服务水平高、质量好的公证机构,实行“公证服务周六不关门”。
13.继续推进公证事项“跨省通用”。
14.增加68项“最多跑一次”公证事项。
15.实行“小客车摇号”“一网办”公证。
16.集中办理遗嘱公证。
17.为行动不便的申请人提供法律职业资格证书“公休日发证无截止时间”和“送证上门”服务。
18.对民营企业合规管理、劳动人事、商务合同、诉讼仲裁等方面存在的法律风险和法律问题进行法律体检。
19.继续推进网上仲裁,为当事人提供更大的便利。
第五,减少证书和时间以方便
20.减少和申请公证的材料清单。
21.全面推行设立律师事务所的住所证明和资产证明告知承诺制度。
24.全面推行执业律师人事档案保管凭证告知承诺制度。
23.民营企业公司律师试点工作。
24.将律师事务所设立、变更、注销审批时限缩短30%-50%。
25.将律师执业申请审批时限缩短30%-50%。
不及物动词依法治民
26.北京市律师协会成立民商事纠纷调解中心,依据法律法规为群众提供民商事纠纷调解服务。
27.创建100个“北京市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28.开展区政府重大行政决策案例评议和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评估。
29 .开展矛盾纠纷集中排查调处活动。
30.在公共法律服务中开展残疾人、未成年人、军属、老年人、农民工专项维权活动。
本文标签: 司法所电话号码是多少
温馨提示:本文是作者 栎动人心 发表的文章,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相关文章
网友点评
山野浓雾
2022-03-19 02:07:49 回复
加公证员,集中开展遗嘱公证活动。6月7日至13日为法治体检周,北京市司法局将组织律师服务团队深入民营企业,就企业内部管理、劳动人事、商事合同、诉讼仲裁等方面存在的法律风险和法律问题提供法律服务。6月14日-20日,村法律活动周将重点组织法律服务进社区活动,解答群众法律咨询和纠纷调
就爱浪
2022-03-19 07:41:02 回复
《北京市房屋租赁条例》、《北京市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北京市献血条例》等。3.积极开展教育督导、公共文化服务、医疗保障基金监管、传染病防治、居委会组织法实施办法等群众关心的立法项目前期研究。第二,执
本文已有1位网友发表了点评 - 欢迎您
红际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