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 2023年06月16日 | 阅读:195 | 评论:1
记者|赵柏源
编辑|
“从第一批获批合作试点的律师事务所,到中国顶尖的红圈律师事务所,和君一直是中国法律服务的先行者。肖伟是和君的创始合伙人之一,也是中国律师行业公认的行业领袖。不久前,他获得了“年度最佳管理合伙人奖”,这是他第六次获得该奖项。
2020年是肖伟担任本届和君管委会主任的最后一年。君的管委会已经成立14年了。2018年至2020年,是他第八次担任管委会主任。"
1989年,中国外交史上发生了两件大事。2月25日,邓小平会见了刚刚上任一个月的美国新总统小布什。5月15日,戈尔巴乔夫访华,中苏关系正常化。
同年4月15日,和君律师事务所成立,业务定位为涉外。
据内部资料,1994年全立案257件,涉外192件占74%,涉外178件占70%。
律师事务所成立时,肖伟还不到30岁,而现在和君已经成立31年了。
肖伟拥有北京大学法律系经济法学士学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经济法硕士学位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法学硕士学位。他是中国最著名的律师之一。曾担任多家公司的独立董事,主要业务领域为国际贸易、公司及并购、资本市场。
在肖伟考上北京大学法律系第一个经济法专业之前,他在部队待过一段时间。我选择学法律是因为我更喜欢与社会和人打交道。
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法制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肖伟并不知道这将是未来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方向。
“后来的新经济法既有经济又有法律,(只是)两者的结合。”
从1985年到和君成立,肖伟在北京市第七律师事务所和中国法律事务中心工作。我接触的第一个案子是一个40万元的贸易纠纷案,忙了几个月就解决了。
肖伟和他的朋友们第一次每人赚了300多元。当时师范本科毕业生第一年月薪46元左右,猪肉每斤不到3块。
1988年,司法部发布了《关于印发的通知》。同年,中国法律事务中心在海南设立办公室,刚刚硕士毕业的肖伟受单位委派,前往海南担任办公室主任。
海南炎热的天气为年轻点燃了一把火谢谢先生。真正激励他的是回北京成立一家私人律师事务所。然而,这样的“野心”在普通人看来却令人费解。
成为合作律师事务所试点,需要符合“两无”(无编制、无行政经费)和“四自”(自管、自负盈亏、自律、自我发展)的要求。
当时,肖伟的中国法律事务中心是司法部直属的律师事务所,行政级别为局级,是中国律师事务所中级别最高的单位。
80年代末,放弃“铁饭碗”,走出体制去做事,不是“时髦”,而是“离经叛道”。你要知道那时候满街的私房菜馆都是凤毛麟角。
经过长达一年的筹备,1989年4月15日,律师事务所设立批复通过,君合成为北京市第三家合作律师事务所。当时第一批获准试点合作制的律师事务所只有4家。
、吴、、、褚、、段海海是最早的五位创始人。其中三位有留学背景,在跨境法律服务和语言交流方面的实力在国内独树一帜。
和君成立后的第一单大型涉外业务是中美合作的山西平朔露天煤矿项目,这是当时中国第一笔大型涉外投资合同。
早期的涉外法律服务既是出于自身优势的考虑,也是适应时代发展的最佳选择。
在何俊建国后的十年里,中美贸易发展迅速。据中国海关统计,1990年双边贸易额为117.7亿美元,2001年增加到804.8亿美元。
顺势而为,何俊前五年创造了多个行业的第一:1991年,何俊成立海南分所,是中国第一家设立分所的律师事务所;1993年,和君律师事务所在纽约设立了分所,这是第一家走出国门的中国律师事务所。1994年,何俊在上海设立了分所,这是第一家进入上海的外国律师事务所。
1993年,是肖伟担任和君第一届管理委员会主任的第一年。
方大律师事务所创始人之一周志峰曾在一次采访中提到,“1997年我去伦敦的时候知道有几家公司知道方大,但是每家公司都知道和君。”
当和君成立时,创始人聚集在一起,对未来有一个愿景——成为世界一流的律师事务所。
肖伟在何俊30周年庆典的演讲中称其为“天真地许下誓言”。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他笑称,“其实我当时也不知道什么是世界级律所。”
王先生对说:“当时都是年轻人,敢说话。”
王先生195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律系,20世纪80年代初被派往哈佛大学深造。才真旺姆九是他当时的同学。后来,作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的教授,他去了纽约和波士顿大学任教。
92岁高龄的王先生是和吴的前辈和老师。他从第一经贸大学退休后加入了何俊律师事务所,该律师事务所成立时是该所的“门面”。
肖伟说,那时他们都太年轻,看起来不可靠。
“王先生毕业于燕京老年大学,英语好,国际交往多。那个外国人过来看了看。这是那个老人。不像我,跑调,年轻人不行。”
猪站在风口上都能飞起来。飞起来很容易,但是飞得足够高足够长很难。
这家律师事务所对市场总是很敏感,能灵活地做出调整。涉外业务是主要方向,但不限于此。
肖伟认为这是和君能够常青的原因之一。
“与时俱进,调整的时候要马上调整,包括经营范围和区域设置。我们的区域设置也是如此。我们应该马上安排他们。我们发现设置的好处意义不大,所以不马上设置。”
何俊是中国最早获得《证券法》执业许可证的律师事务所之一,肖伟是当时何俊证券业务的主要开拓者和律师。
1999年《证券法》正式实施后,肖伟成为中国证监会发审委委员,那一届只有两名律师入选。后被任命为上市公司重大重组审计委员会委员。
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的律师行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律所规模开始扩大,收入开始翻倍,“千人大会”和“百亿俱乐部”成员开始出现并逐年扩大。
2008年9月,贝尔柊司和雷曼兄弟破产,美国金融危机爆发。这对和君有直接的影响,因为柊司贝尔公司是它的客户。这就是过度依赖涉外业务的弊端。
为了应对新的经济形势和业务需求的增长,和君在公司和并购、资本市场、知识产权、劳动法、娱乐和媒体、争议解决、破产和重组、反垄断等20多个领域进行了稳步布局。
在国外研究机构发布的《2020亚太法律指南》中,重点推荐了和君的21个地区,重点推荐了43位不同业务领域的律师。
和君从一家专门从事涉外业务的高端律师事务所,逐渐转型为一家全方位布局的综合事务所。
在过去的十年里,中国的律师行业发展迅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金杜律师事务所通过与外国律师事务所“联姻”加强其在全球业务中的分量和能量;中伦加速合并,突出自身团队优势,加强团队层面的粘合力和竞争力;方大定义了她高贵冷艳的精英风格,成为业内“洋气”的代表。
何俊是以绅士的组合命名的。30年来,他一直是一个谦谦君子的形象,低调到近乎保守。他被称为“老贵族”。
在谈到“低调”和“保守”的标签时,肖伟说“低调”,他承认,但保守要看怎么定义。“和君就是不喜欢玩‘花架子’,不想做太多宣传和噱头。”
从肖伟最近连任管委会主任的六年来看,至少他绝不是一个保守的人。
何俊早年实行的泛民主体制给了合伙人高度的自由度,但也使何俊一直强调的“统筹管理”难以实现,几次改革尝试都因决策失败、效率低下而无果而终。
2014年,律所内部质疑的声音越来越大,是内忧;商业市场和客户趋于固化,这就是外敌入侵。
同年,在接受《和君人文》采访时,王先生说:“和君的环境变了,已经不是20年前只有你一个人的时代了。竞争对手更多,客户对律师的要求也更高。”
“不改革,何俊就没有未来。”
改革迫在眉睫,肖伟非常清楚。
今年大选管理委员会主任,肖伟的呼声很高,何俊需要他回来。
他在合伙人会议上明确表示,如果我回来,我会进行改革。
这个改革方案看起来并不强大——让一些愿意改革的伙伴先参与进来,尝试一小块“试验田”。“试验田”之外的人还是按照旧的分配制度操作。
强大的是肖伟的态度:不改革,不回来。
成功当选管委会主任后,他设计了一套完整的整合方案。最后律所70%的人都愿意参加。这个结果出乎肖伟的意料。
2016年,和君推出“法律携带”APP,定位为“法律人的移动通讯平台”。现在在登录页面还可以看到它的标注:最权威的法律职业交流平台,集打赏问答、即时通讯、人际网络等功能于一体。
这是肖伟在“互联网加法律”方向的尝试,他的ID在这个平台上也相当活跃。
在金杜开发“立麦”、韩坤推出“简法帮”、天通“无讼”逐渐打开口碑市场的情况下,君合在探索这个全新领域至少没有落后。
2017年,和君基于“法载”平台推出“朋友圈”计划,旨在通过组织中小律所和律师的线上线下交流论坛,加强律师行业的互助合作。“朋友圈”计划可以帮助和君提升在业内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几乎与此同时,肖伟本人也“走了出来”。无诉讼策划的食悟局,被誉为“法人巴菲特晚宴”。他是第二期的嘉宾,第一期是无讼老板蒋勇。
虽然这个节目最终走进了死胡同,但现在我们通过全网搜索,只能找到两集时长约5分钟的节目视频和类似预告片的片段。
之前所有的尝试都只是为了在律师圈试水,所以接下综艺节目《激动人心的要约》第二季,将何俊推向大众的视野,接受社会的审视。
君在努力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内心没有异议。担心的是通过综艺节目,律所的形象不够“专业”。
是肖伟做的决定。
“(何俊)一定是一个‘谦谦君子’的形象吗?没关系,我觉得至少是一种尝试。”
目前,《激动人心的提议》第二季已经在录制中,肖伟也将作为评委出现在节目中。
对于播出后反响的期待,肖伟看得很淡:“我还不知道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节目,做这个决定其实是一种直觉。”
肖伟说,和君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更多是在律师和法律圈。“街上没有多少人知道律师事务所,也没有多少人知道何俊。”
他很清楚何俊不能只在圈子里混。“律所在社会上发出声音不是坏事”。
不可否认,很多生意都和社会知名度有关。
“我们的基本业务有客户基础。但是很多额外业务的出现,你(律所)的社会范围广,公众对你有或多或少的印象,这可能是(客户)选择你的原因。”
从2015年到2020年,将是肖伟连任管委会主任执掌和君的6年时间。在此期间,他带领何俊进行了各种尝试和探索,其中集成信息管理是最突出的功绩。
目前国内主流律所大致可以分为两种——整合型和平台化型,何俊的整合是终极整合。
肖伟强调的整合包括两个层面。一种是一体化管理,包括管理体制、组织架构、成本控制、利润分配的高度一致性。二是实现集成的能力,比如数据系统的建设,后台支持部门的建立。
为了具备实现整合的能力,肖伟决定从汤森路透购买“精英3E”作为律所的财务管理系统,并投资了一个拥有近30名员工的IT部门负责系统的技术开发,以满足其技术使用需求。
使用集成系统,可以清晰地掌握各团队的忙闲状态、收支明细和具体工作进度。律师登录这个系统,就意味着同时生成了自己的工作评价、晋升评价、内部合作、大数据分析等参数。
如今,君合人已经养成了每天在平台上记录工作的习惯。
这是肖伟留给何俊的“子午线”,可能是何俊未来有序持续发展的保障。
在谈到和君在过去30多年里遇到的阻碍和困难时,他只是轻描淡写地提了三两句,完全没有谈及谈及集成平台时的意气风发。“我们遇到的困难都是大环境的困难,2003年的非典,今年的疫情。这种困难是普遍的。”
犹豫、动摇、纠结、冲突,在这三十年里,肖伟陪着何俊一一经历和克服。
30岁的何俊成熟、自信、从容、淡定;七十多岁的肖伟说,在他所经历的人生阶段,无论是律师的具体业务,还是律所的管理,都没有什么可以称之为“挑战”的。
今年是肖伟担任和君管委会主任的最后一年。“我做过很多次主任,也交过很多次。这一次,我彻底做到了。”
他说他过去一直站在山顶上。这一次,让别人站在山顶上,站下来半格。
下一个30年,不知有哪些幸运儿有资格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能否延续前辈的辉煌。
相关文章
网友点评
熊仔吃掉月亮
2022-03-11 14:39:28 回复
有什么可以称之为“挑战”的。今年是肖伟担任和君管委会主任的最后一年。“我做过很多次主任,也交过很多次。这一次,我彻底做到了。”他说他过去一直站在山顶上。这一次,让别人站在山顶上,站下来半格。下一个30年,不知有哪些幸运儿有资格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能否延
超级干饭人
2022-03-11 06:49:27 回复
此期间,他带领何俊进行了各种尝试和探索,其中集成信息管理是最突出的功绩。目前国内主流律所大致可以分为两种——整合型和平台化型,何俊的整合是终极整合。肖伟强调的整合包括两个层面。一种是一体化管理,包括管理体制、组织架构、成本控制、利润分配的高度一致性。二是
诡秘之人
2022-03-11 10:38:48 回复
的情况下,君合在探索这个全新领域至少没有落后。2017年,和君基于“法载”平台推出“朋友圈”计划,旨在通过组织中小律所和律师的线上线下交流论坛,加强律师行业的互助合作。“朋友圈”计划可以帮助和君提升在业内的影响力和号召
本文已有1位网友发表了点评 - 欢迎您
红际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