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 2023年06月16日 | 阅读:147 | 评论:3
昨天(2022年3月1日),上海首部全面规范和推进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的地方性法规《上海市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条例》正式施行。
其中一条有关“同伴教育”的条例是由华东政法大学附属中学的学生提出的!
中学生怎么会参与法规制定?一切要从2021年年末的一个早晨说起——
牛!中学生的“金点子”写入法规
去年年末的一个早晨,华政附中学生会副主席、学生事务中心校长助理朱昶安同学在家中阅览“上海人大”微信公众号信息时,敏锐地发现了一则公告,市人大正在对《上海市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条例(草案)》公开征求意见。
作为学校学生事务中心的一员,参与修法立法活动对于朱昶安来说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他随即利用午间自主管理时间,召集了几位学校的“资深”立法骨干对该《条例(草案)》的总则、预防支持体系、预防犯罪的教育等8章60条进行了学习与研读,并开展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
华政附中学生朱昶安
有同学提到,平时大家参与过不少团支部的主题学习活动,为什么不能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条例的主题纳入进去进行学习教育呢?还有同学还提到,学校有团委、学联、少先队等组织,学生干部应该发挥榜样作用,并尽己所能服务有需要的同学。
在听取大家的意见后,经筛选整合,朱昶安最终决定围绕“同伴教育”的内容进行补充,并将相关建议呈送上海市人大。最终体现在了《条例》的第27条条文中:
“本市支持未成年人依托学校共青团、少年先锋队、学生联合会、社团等学生组织开展同伴教育,平等交流、互帮互助,学习法律知识,了解未成年人犯罪风险因素,增强预防犯罪的意识和能力,加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实现健康成长。”
对此,上海市青少年服务和权益保护办公室社工工作处处长苏玉峰表示,华政附中学生的意见建议非常好,“青少年往往能够听取或采纳同伴的意见和建议,同伴教育的意义在于未成年人之间能够做到平等交流、互帮互助,学习法律知识,了解未成年人犯罪风险因素,增强预防犯罪的意识和能力。”
赞!他们还曾参与法律修订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华政附中的学生第一次参与修法立法。
2020年10月17日,一则喜讯让华政附中的学生们热血沸腾。校学生事务中心的志愿者们通过立法联系点向全国人大递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保护法》修改建议,其中一条被新颁布的《未保法》正式采纳。
原来,志愿者们在暑假期间得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正在向全国征询意见,便发起并召开了意见征询会华政附中专场,就同学们关注的诸如留守儿童的监护缺位、校园惩戒、网络侵害等相关内容展开热烈讨论,最终汇总梳理了17条建议呈交给全国人大法工委。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意见征询会华政附中专场现场
原先未保法草案规定,公安机关发现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等行为的,应当予以训诫、责令其缴纳保证金并接受家庭教育指导。对于拒不接受家庭教育指导的,可以没收保证金。
而事务中心的志愿者们建议,考虑到每个未成年人家庭经济条件不一样,建议对这种特殊情况应当还是以教育训诫为主。这一提案最终被全国人大采纳,并在相应法条中进行修改。中学生关注社会热点、为青少年自身的权益发声,建议被纳入到法律中,这在全国属首例。
昨天(2022年3月1日)正式施行《上海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修订案也曾在学生事务中心引起热议。2021年12月31日新修订案意见征求一公布,事务中心的志愿者们的就集合起来一起讨论修订意见。志愿者们还制作了调查问卷,发放给全校学生并收集意见。如今,关注和青少年成长环境相关的法治建设已经成为华政附中学生们的习惯。
强!学法尚法解决社会真实问题
华政附中的学生们为何对法律有如此高的热情?校学生事务中心在其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据学校党支部书记陈依群介绍,华政附中作为上海市特色高中,致力于中学生法治教育,培养“明德、尚法、精业的现代公民”,开设有40多门尚法校本课程。通过课程体验,学生们的法治素养不断提升,并尝试着学以致用,从模拟到实务,去解决身边的真实问题,真正成为校园的主人。
2013年由学生志愿者竞聘上岗的学生事务中心正式成立。它的宗旨就是志愿者以“模拟学校”各管理岗位领导者的身份,引导广大同学关注身边的、与学生利益密切相关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凝聚学生智慧,吸纳学生建议,成为学生参与学校依法治校、民主管理的重要通道。
十多年来,事务中心先后就学生反映的午餐价格、午餐质量、民主课堂、无校服日、课业负担过重、作业选择权、高中生分层走班教学、校园手机使用、校园垃圾分类和外带食品进校园管理等问题展开听证和校园立法,制定和颁布实施了五部具有学校特色的校园法。
此外,学生实务中心的志愿者们还尝试面向社会开展法治实践,解决社会真实问题。
2020年年初,志愿者们发现学校门口百米开外的牛桥浜路虽然正式开路,路口还装了红绿灯,然而校门口上下学高峰时段依旧拥堵。
于是,《关于让华政附中门口更畅通更安全的建议》课题组应运而生。他们和华东政法大学的大学生辅导员一起,研究法律法规条文、开展实地调研,书写调查报告并转化为政协提案。
最终有关部门对学生们提出的四个方面建议:在校门口设置“学校区域”标志,划停车线和网状线,加装电子警察抓拍校门口乱停车,调整番禺路/牛桥浜路口信号灯时长等进行了采纳。
《让华政附中校门口更通畅更安全的建议》课题研究小组调研校门口周边非机动车摆放情况
华政附中学生事务中心的活动不仅从模拟走向实务,更放眼和关注社会大课堂。朱昶安同学感言:“从模拟修法立法到实务修法立法,从校园到社会”的发展是附中学子在修法立法活动中从校内走向社会,在解决社会真实问题的必由之路。学法用法,学以致用,责无旁贷!
图片由学校提供
本文标签: 已满16岁的少年因盗窃法律如何判刑
温馨提示:本文是作者 法律news讯整理 发表的文章,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相关文章
网友点评
獨傢记忆
2022-03-09 23:02:52 回复
况应当还是以教育训诫为主。这一提案最终被全国人大采纳,并在相应法条中进行修改。中学生关注社会热点、为青少年自身的权益发声,建议被纳入到法律中,这在全国属首例。昨天(2022年3月1日)正式施行《上海市
小崽崽儿
2022-03-09 16:11:26 回复
责令其缴纳保证金并接受家庭教育指导。对于拒不接受家庭教育指导的,可以没收保证金。而事务中心的志愿者们建议,考虑到每个未成年人家庭经济条件不一样,建议对这种特殊情况应当还是以教育训诫为主。这一提案最终被全国人大采纳,并在相应法条中进行修改。中学生关注社会热点、为青少年自身的权益发声,建议
山高水長
2022-03-09 20:52:31 回复
昨天(2022年3月1日),上海首部全面规范和推进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的地方性法规《上海市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条例》正式施行。其中一条有关“同伴教育”的条例是由华东政法大学附属中学的学生提出的!中学生怎么会参与法规制定?一切要从2021年年末的一个早晨说起——牛!中学
本文已有3位网友发表了点评 - 欢迎您
红际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