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其他 >> 正文
简介: 微信作为现代社交媒体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们提供了方便快捷的交流渠道。然而,随着微信的普及和使用范围的扩大,一些用户不法利用微信平台散布谣言的行为也日益增多。那么,微信上造谣的法律责任及认定情况是如

微信作为现代社交媒体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们提供了方便快捷的交流渠道。然而,随着微信的普及和使用范围的扩大,一些用户不法利用微信平台散布谣言的行为也日益增多。那么,微信上造谣的法律责任及认定情况是如何的呢?

首先,以我国《刑法》为依据,散布谣言属于犯罪行为之一。根据《刑法》第291条第一款的规定,故意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扰乱公共秩序或者引起公共恐慌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因此,微信上散播谣言的行为若被认定属实,将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

其次,对于微信造谣行为的认定,主要以构成散布谣言的实质要素为准。一般来说,散布谣言的行为需要具备以下几个基本要素:第一,内容虚假。即信息不真实,或者基于虚构的事实;第二,具有扰乱公共秩序或者引起公共恐慌的主观故意。只有当散布者明知所散布的信息是虚假的,并且主观上意识到其可能会对社会造成严重不良影响时,才能被认定为主观故意散布谣言;第三,散布对象广泛。即信息通过微信等社交媒体平台广泛传播,达到一定人数即可。

最后,根据法律政策和司法实践,我国对于微信上造谣行为的打击力度不断加大。政府部门加强了谣言治理的监管工作,并出台了相应的法规和政策规定,对于散布谣言的人将进行严厉打击。同时,微信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规范用户行为,如设置举报机制、加强账号管理等,以减少谣言的传播。

总而言之,微信上造谣行为属于犯罪行为,散布谣言的人将承担法律责任。但是,我们也需要明确,文明使用微信,理性传递信息是我们每个人应承担的责任。同时,用户也应增强辨别能力,提高信息素养,避免受到不实信息的误导。

微信造谣法律责任及认定

精彩评论

微信造谣法律责任及认定 开心市民 2023-08-13
微信谣言转发会受到治安管理处罚。微信群转发谣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微信造谣法律责任及认定 何明瀚 2023-08-13
微信诽谤法律责任 我国《民法通则》第101条规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
微信造谣法律责任及认定 樊兵 2023-08-13
微信诽谤法律责任 诽谤罪是自诉案件,即需由公民个人自行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案件,不属于公安机关侦查范围内的案件; 但“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利益”时。
微信造谣法律责任及认定 李楠 2023-08-13
我是销售员,别人把我的微信朋友圈、微信聊天信息截图发到网上造谣传播,我该怎么办? 答 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您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要收集好证据。随着微信的普及,微信的使用越来越日常化,人们不仅通过微信表达自我与人沟通,还通过微信分享和传播各种资讯。但是凡事有利有弊,微信上也存在大量虚假消息,甚至涉及蓄意诽谤。
微信造谣法律责任及认定 李苏 2023-08-13
经公安机关调查,崔某某将外省某地视频转发家庭微信群,并嫁接配以涉疫不实言论,形成网络传播,造成极其恶劣社会影响。10月21日上午。在网上造谣会被判刑吗? 在网上传播谣言煽动人心的行为,都是违法犯罪,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的。 在微信、微博、QQ等社交平台上,网友发布的虚假信息到处可见。
微信造谣法律责任及认定 PatrickZhang 2023-08-13
如果受害人在微信朋友圈里面收到恶意的诽谤污蔑是可以及时报警处理,也可以提起民事诉讼 *** 。造谣属于违法行为,应当依法追究责任。“截至目前,已有相关人员因在朋友圈发布辱骂交警、传播虚假灾情、恐怖信息被追究法律责任的原告案例,由此可见,微信朋友圈绝不是法外之地。”他告诉记者。
微信造谣法律责任及认定 Nemo船长 2023-08-13
以上是相关法律的业主具体规定。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对于编造、散布谣言,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将受到依法查处。网民应自觉做到不造谣、不传谣、不信谣。

温馨提示:本文是作者 文科de新浪 发表的文章,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网友点评

本文暂无评论 - 欢迎您

红际法律

红际法律

法律信息科普法律知识
网站分类
最近发表
推荐文章
  • 房屋装修合同范本2019(房屋装修合同样本怎么写?房屋装修的具体流程?)
  • 合同专用章有编号吗(注意!漯河老俩口被骗)
  • 合同专用章需要备案吗(2022年办理刻章备案都需要什么材料?)
  • 合同专用章样式(最高法院民二庭:关于四个公章实务问题的解答)
  • 合同专用章图片(公章、财务章、合同章、发票章、法人章,各印章的功能及注意事项)
  • 合同专用章和公章的区别(财务章、公章、合同章、发票章,有关印章的最全风险汇总)
  • 合同专用章尺寸大小(行政管理:企业印章管理暂行细则(中小企业适用))
  • 合同专用章电子章制作(「放心签」合同电子签章怎么弄)
  • 房屋装修合同简单范本(房屋装修施工合同范本)
  • 房屋装修合同范本2021(房屋装修合同(简单)模板)
  • 湘ICP备2021010099号
    切换白天模式 切换夜间模式 白天返回顶部 夜间返回顶部